Workflow
睿郡王晓明最新详谈地产、市场与调仓逻辑:大方向看,A股和港股的投资机会成本依然很低……
聪明投资者·2025-03-31 02:39

核心观点 - AI浪潮中具备场景、数据和客户优势的企业将存活 缺乏这些要素的企业可能被颠覆[1][8] - 中国科技优势建立在完善制造业产业链基础上 拥有庞大内需市场和工程师团队[1][10][14] - 2025年可能进入地产出清最后阶段 地产供求关系或转向平衡[21][22] - 投资组合要求三年维度至少15%增长空间 优先选择性价比最佳标的[47][46] - 黄金上涨后需拓宽视野 寻找权益资产中具备核心价值且不易损毁的标的[40] 行业分析 科技行业 - 中国在AI应用需求端具优势 美国强在供给侧基础模型和算力芯片[7] - DeepSeek基于开源模型开发低成本数据训练模型 Manus体现应用端优势[8] - 生物医药领域全球并购BD中40%流向中国企业 研发实力达国际对话水平[12] - 光伏产业经历多轮周期迭代 确立全球产业链领先地位但面临产能过剩[15][17][19] - 互联网龙头企业估值较美国MAGA7显著便宜 阿里仅10倍腾讯12倍[52] 地产行业 - 地产库存四年减少8-9亿平米 2025年供求或趋平衡但资产出清尚未完成[21][22] - 租金回报率1%-2%仍偏低 老破小因价格跌30%-40%回报率近2%[26][27] - 人口老龄化与城市化后期制约房价 整体反弹尚早但结构企稳可能[27][28] 消费与宏观 - 中国外贸占全球比重超第2-10名总和 必须依靠内需启动稳定增长[31][32] - 消费提升需增加收入和保障预期 政策需转向民生保障与劳动力分配[32][35] - 结构性政策调整需时 非简单降息放水可解决[37][38] 投资策略 组合管理 - 维持高仓位运作 聚焦港股并增持互联网/半导体/创新医药[3][50] - 股票占比超80% 可转债约16% 行业集中通信/化工/电子达70%[4] - 采用多资产配置 可转债/气囊/雪球等工具控制回撤[82][84][85] 估值与机会 - 风险偏好提升推动科技板块反弹 关注机器人/半导体/智能驾驶[61] - 红利投资需兼顾稳定性与增长性 通信行业受益算力需求爆发[65][66] - 中美科技估值差20%具合理性 但中国无风险利率仅1%+显低估[71] 市场展望 - 恒生科技指数已有涨幅 易受美股调整牵连但自下而上机会仍存[2] - AI应用发展尚未成熟 未到科技止盈时点[76] - 创新药企估值十几倍 无明显泡沫[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