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裁员与业绩挑战 - 星巴克宣布全球裁员1100人 为史上最大规模裁员 远超2018年约350人的裁员规模[1] - 2025财年第一财季营收93.98亿美元同比下降0.3% 归母净利润7.81亿美元同比下滑23.8%[7] - 首席执行官强调裁员是为确保未来成功的必要改变[1] 中国市场经营危机 - 中国区未纳入本轮全球裁员范围但面临显著经营压力[1][5] - 同店销售额出现严重下滑:2025财年Q1同店销售额下降6% 平均售价降4% 交易量降2%[10] - 市场份额从2018年超60%降至2022年约60% 预计2024年将跌破40%[8] - 门店数量排名从第一跌至第三 落后于瑞幸和库迪 幸运咖可能在一两年内反超[8] 股权出售传闻 - KKR、方源资本、太盟投资集团、华润集团与美团被传为潜在收购方[2] - 星巴克全球CFO将访华洽谈出售事宜 可能采用特许经营模式[12] - 美团方面否认接触 市场推测消息可能为出售方抬价策略[3] - 特许经营模式下估值超10亿美元 但财务表现与估值存在张力[18] 市场竞争格局变化 - 本土品牌通过低价策略快速扩张:瑞幸年收入48亿美元 库迪计划10个月新开4万家门店[18][20] - 商场租金优势减弱 部分商业体考虑用瑞幸等品牌替换星巴克[8] - 年轻消费者转向高性价比产品 星巴克高客单价策略与市场需求出现割裂[20][23] 战略调整措施 - 加速下沉三四线城市 推进数字化转型与本土化产品创新[9] - 启动会员制度改革:增设钻星等级 提升星星兑换力 消费50元至少获1颗星[23] - 推行多店社区管理模式 部分门店试点"消费入座"规则[24] - 全球推行"重返星巴克"计划 减少优惠幅度并限制零消费入座[24] 历史运营模式参考 - 在日本、中东、东南亚和欧洲市场采用特许经营模式降低运营风险[14][15] - 2017年以统一运营模式收回华东1300家门店所有权 曾强调直营优势[18] - 新任CEO有餐饮救火经验 曾推动Chipotle线上化改革并终止价格战[25]
星巴克扛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