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看好,且维持评级 [2] 核心观点 - 医药生物行业2023年整体业绩承压,收入端微增0.81%,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20.12%,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21.66%,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下降1.9和1.52个百分点 [4] - 子行业分化明显,中药、医院、其他生物制品、血液制品板块表现亮眼,化学制剂板块跑赢行业整体,且2024年一季度呈现恢复增长态势 [6] - 当前行业估值处于低位,建议关注化学制剂板块已过业绩拐点且盈利能力较好的公司,以及其他生物制品板块有较强盈利能力的公司 [6] 行情回顾 - 报告期医药生物行业指数涨幅5.16%,在申万31个一级行业中排名第7,跑赢沪深300指数(2.29%) [3] - 子行业中原料药和医疗耗材涨幅居前,分别为10.87%和7.96%;疫苗和医院涨幅居后,分别为2.81%和2.93% [3] - 截至2024年5月10日,医药生物行业PE(TTM)为27.90倍,较上期末26.33倍有所上行,低于均值但高于负一倍标准差 [3] - 诊断服务、医院和医疗耗材估值较高,分别为62.76倍、40.00倍和38.19倍,医药流通估值最低为16.41倍 [3] - 报告期医药生物行业上市公司股东净减持1.07亿元,其中11家增持1.78亿元,10家减持2.85亿元 [3] 行业业绩总结 - 455家医药生物行业上市公司2023年归母净利润增速≥100%的有49家,增速≥30%但<100%的有66家,增速≥30%且2022年净利润为正的有65家 [2] - 化学制药、医疗器械和中药子行业表现亮眼,实现归母净利润正增长的公司分别为78家、49家和45家,归母净利润增速>100%的公司分别为19家、9家和7家 [2] - 化学制剂和中药子行业实现归母净利润增速≥30%的公司最多,分别为28家和20家 [2] - 行业整体营业收入2.5万亿元,同比增长0.81%,归母净利润1603.20亿元,同比下滑20.12%,扣非归母净利润1337.73亿元,同比下滑21.66% [4] - 毛利率33.09%,同比下降1.9个百分点,净利率6.66%,同比下降1.52个百分点 [4] - 收入端医院、其他生物制品、血液制品、线下药店实现双位数增长;利润端仅医院、其他生物制品、中药、医药设备、血液制品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正增长 [4] - 其他生物制品和医院板块盈利能力提升明显 [4] 重要行业资讯 - 国家卫健委等八部门印发《关于加强重症医学医疗服务能力建设的意见》,提出到2025年末全国重症医学床位达到15张/10万人,可转换ICU床位达到10张/10万人 [20] - 国家药监局等调整精神药品目录,将右美沙芬等列入第二类精神药品,咪达唑仑原料药和注射剂调整为第一类精神药品 [21] - BMS全球首创心肌肌球蛋白抑制剂"玛伐凯泰胶囊"获NMPA批准上市,用于治疗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成人患者 [22] - 正大天晴"安耐克替尼胶囊"获NMPA批准上市,为国内首款用于ROS1阳性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成人患者的靶向药 [23] - 腾盛博药两款创新乙肝药物"BRII-835"和"BRII-877"拟获突破性治疗认定 [25] - 证监会和沪深交易所调整发行上市标准,提高科创板上市要求的研发投入金额、发明专利数量和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指标 [26][27][28][29] - 上海细胞治疗集团递表港交所,为中国免疫细胞储存市场占有率第一的企业 [30] - 阿斯利康全球范围内下架新冠疫苗Vaxzevria,该疫苗已供应超过30亿剂 [31][32][33] 公司动态 - 重点覆盖公司包括九洲药业(买入)、华东医药(买入)、美亚光电(增持)、普蕊斯(买入)和贝达药业(买入) [35] - 多家公司药品和医疗器械获注册批准,包括健友股份依替巴肽注射液、仙琚制药泼尼松龙片、双成药业醋酸奥曲肽注射液等 [37][38][39] - 五洲医疗取得"一种智能型自动加载高压无针注射器"发明专利授权 [39] - 万邦德石杉碱甲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适应症获FDA"罕见儿科疾病"药物资格认定 [41]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化学制剂板块已过业绩拐点且盈利能力较好的公司,以及其他生物制品板块有较强盈利能力的公司 [6]
医药生物行业双周报2024年第10期总第108期:医药生物行业2023年业绩总结,行业整体承压,板块分化明显
长城国瑞证券·2024-05-14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