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的核心观点 - Figure是一家2022年成立的人形机器人公司,目标是通过通用的人形机器人创造一个更好的未来 [10] - Figure在语义理解能力、手部动作的鲁棒性、动作的流畅性等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后续发展的瓶颈已从科学问题转为工程问题 [25][26][27][28] - Figure认为人形机器人的发展会和自动驾驶类似,在物流、工厂等场景率先应用,家庭场景则更具挑战,2030年左右可能看到在家庭环境的广泛应用 [31][33] - 英伟达在本次GTC上发布了人形机器人通用模型GR00T、专用仿真平台Isaac Sim、统一的计算资源调度平台OSMO和专用芯片Jetson Thor,为具身智能搭建了"基础设施" [37][38][39][40][41][42][43][44][45][46][47] 根据目录分别总结 Figure公司情况 - Figure 2022年成立,目标是通过通用的人形机器人创造一个更好的未来 [10] - Figure的成员来自波士顿动力、特斯拉、谷歌DeepMind等公司 [10][11][12][13] - Figure至今已经获得了3轮融资,总额达7.65亿美元 [14][15][16] Figure人形机器人的技术进展 - Figure在语义理解能力、手部动作的鲁棒性、动作的流畅性等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 [25][26][27][28] - Figure采用了端到端的模型,从像素到动作,未来可能利用互联网上大量的人类视频作为数据来源进行训练 [29] - 人形机器人在数据来源、控制周期、鲁棒性上都有了明显进展,后续发展的瓶颈已从科学问题转为工程问题 [9] Figure人形机器人的商业化进程 - Figure认为人形机器人的发展会和自动驾驶类似,在物流、工厂等场景率先应用,家庭场景则更具挑战 [31] - 2030年左右可能看到人形机器人在家庭环境中的广泛应用 [33] - 硬件供应是目前的主要挑战,没有现成的成熟方案 [34] 英伟达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布局 - 英伟达发布了人形机器人通用模型GR00T、专用仿真平台Isaac Sim、统一的计算资源调度平台OSMO和专用芯片Jetson Thor [37][39][40][41][42][43][44][45][46][47] - 这意味着英伟达为具身智能搭建了"基础设施",模型开发、部署难度大大降低,行业后续有望加速发展 [38][50]
机械设备:Figure和英伟达GTC的背后有什么技术新动向?
五矿证券·2024-03-21 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