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互联互通,智能生活:2025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趋势
2025-10-08 01:24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具体的行业投资评级 [1] 核心观点 - 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整体用户规模稳定,但增长放缓,行业进入存量竞争阶段 [2][3] - 头部应用格局高度稳定,AI、短剧等新兴赛道表现活跃,成为主要增长动力 [6][8][9] - AI技术正加速普及,软硬件发展为AI应用场景落地奠定基础,并催生新的市场机遇 [11][13][14][16] - 短剧市场用户细分明显,内容精品化、主旋律化是未来趋势,营销价值显著 [19][20][23][33] - 智能硬件市场供销两旺,在政策推动下高速增长,产品向万物智能演进,手机仍是核心中枢 [41][44][47][50] 行业用户规模 - 中国手机网民规模从2021年6月的10.1亿增长至2025年6月的11.2亿,整体增长平稳 [3] - 用户规模环比增长率呈下降趋势,从2021年12月的2.2%降至2025年6月的0.8%,显示增长放缓 [3] 头部应用与高增长行业 - 应用格局稳定,2025年7月TOP 100、TOP 500、TOP 1000应用的重合度分别高达88.8%、86.1%和88.0% [6][7] - 短剧行业月活跃用户达2.6亿,同比增长228.4%,是月活同比增幅最高的行业 [8][9] - 娱乐票务行业月活1.6亿,同比增长218.6%;AI行业月活1569万,同比增长69.0% [8][9] - 在线旅游、智能家居、智能穿戴行业月活分别为9203万、7639万、2998万,同比增长率分别为58.1%、39.0%、35.1% [8][9] AI技术普及与应用 - 2025年6月AI手机激活量占比达51.0%,激活量超过5.0亿部,同比增长380% [14] - AI应用用户覆盖广泛,豆包、腾讯元宝、DeepSeek位列前三,活跃用户分别达1.6亿、1.4亿和3407万 [14] - 国内外大模型呈现百花齐放态势,包括GPT-5、DeepSeek、豆包大模型、腾讯混元、通义千问等 [14] - 根据AI成熟度和场景频次,报告指出了七大类蓝海市场机遇,包括个性化生活管家、具身智能陪护、平民化创意生产等 [16][17] - 预计到2027年,AI应用普及率将超过70%,2030年将超过90% [17] 短剧市场趋势 - 短剧用户可细分为六大群体:Z世代(20%)、都市白领(10%)、新晋宝妈(20%)、小镇青年(30%)、中产老哥(5%)、银发剧迷(10%),其内容偏好和付费行为各异 [20][21] - 用户选择短剧的主要因素为剧情吸引(53.2%)、题材感兴趣(46.7%)和制作精良(44.9%) [24][25] - 用户弃剧的主要原因为剧情拉胯(54.6%)、同质化严重(45.7%)和演技尴尬(44.3%) [24][25] - 短剧内容呈现精品化、主旋律化趋势,例如《燎原之重回1938》、《舞动敦煌》等作品 [26][30] - 短剧营销案例显示,通过明星IP、产品功能软植入和在地文化结合,能有效吸引观众并产生共鸣 [33][35][37][38] 智能硬件市场 - 在“国补”政策推动下,智能硬件消费热潮涌现,63.5%的消费者计划提前购买,11.4%新增购买计划,人均计划购买智能硬件2.4件 [44][46] - 2025年第一季度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3.3%,上半年智能手表出货量同比增长20.5%,智能家电线上销量同比增长62.7% [44][45] - 新能源汽车市场表现强劲,1-5月销量达560.8万辆,同比增长44% [44][45] - 2025年智能硬件市场规模预计达7938亿元 [45] - 智能硬件发展从万物互联走向万物智能,用户对即时风险响应(58.4%)、智能分析(56.7%)、智能监测(55.1%)等主动服务能力需求强烈 [47][48][49] - 手机是万物互联的核心中枢,各类品牌应用(如移动爱家、小翼管家、小天才、美的美居)通过手机连接人与设备 [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