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宏观经济点评报告:政策性金融工具,2025年与2022年有何不同?
国金证券·2025-09-30 09:23

出台背景与政策投向 - 2025年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出台背景是基建投资增速持续回落,8月新旧口径基建投资同比增速分别为-5.9%和-6.4%[3] - 基建投资回落主因并非资金短缺,而是专项债用于项目建设的比例收缩,截至9月29日用于化债清欠规模超1.2万亿元,用于项目建设约2.1万亿元[10] - 2025年工具更侧重支持扩大内需和科技创新,聚焦新质生产力八大领域,并要求20%资金投向民营企业[3][10] - 2022年工具主要为稳增长,投向传统基建;2025年工具支持长期项目,重点支持10年、15年、20年期限项目[10] 资金来源与成本 - 2022年工具资金来源于政策性银行发债和央行PSL支持,2022年9月PSL利率下调至2.4%[19] - 2025年8月政金债净融资达3923.8亿元,但PSL未新增,因当前PSL利率2.0%高于政金债利率(10年期国开债利率1.87%)[21] - 若央行通过PSL支持2025年工具,预计PSL利率需至少下调20个基点[4][21] 经济影响与杠杆效应 - 2022年工具投放7399亿元,撬动社融比例约5.5倍,对基建投资乘数约3.5倍[5][29] - 2025年工具规模5000亿元,按5.5倍杠杆测算,可撬动2.75万亿元新增社融,拉动1.5-2万亿元固定资产投资[5][30] - 2025年工具支持领域既包含基建投资(如交通物流),也涵盖制造业投资(如数字经济、人工智能)[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