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国际:城投企业视角下的反内卷路径研究
大公国际·2025-09-10 09:05
政策背景与问题表现 - 2024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1] - 城投企业业务同质化集中在产业园区、文旅项目和基建工程三大领域[5] - 债务与收入严重倒挂,债务本息支出持续远超经营收入[5] - 多地城投企业非标债务违约反映债务压力加剧[5] - 地方政府行政干预导致城投沦为"融资工具"丧失自主经营能力[6] 内卷化成因 - 要素市场分割与地方保护限制资源跨区域流动[8] - 政企角色冲突,城投承担招商引资等非市场职能[8] - 战略研判能力薄弱导致盲目跟风复制成功案例[9] - 运营能力不足致项目空置率高且收益率低[9] 反内卷路径 - 重构考核指标:转向资产盘活率、经营性收入占比、ROE等效益指标[11] - 强化债务安全考核:包括债务率、利息覆盖倍数和隐性债务化解进度[11] - 推动城投转型为城市运营商:通过特许经营获取公共服务运营权[14] - 创新融资工具:利用资产证券化盘活存量资产如产业园租金和管网收费权[14] - 跨区域合作:通过项目共建、资源共享和功能分工避免重复建设[15] - 优化中央考核机制:将水电粮等基础资源跨区域调配偏差率纳入指标[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