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微盘股指数周报:微盘股成交占比进一步回落至年内低位-20250901
中邮证券·2025-09-01 05:28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扩散指数模型 - 模型名称:扩散指数模型[5][38][39] - 模型构建思路:通过监测微盘股指数成分股价格变动的扩散程度,预测市场变盘的临界点,用于交易信号生成[38]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横轴代表未来N天后股价相对当前涨跌幅(从涨10%到跌10%,即1.1到0.9) 2. 纵轴代表回顾过去窗口期长度T天或未来N天(T从20到10,N=20-T) 3. 计算扩散指数值:例如横轴0.95和纵轴15天值为0.05,表示N=5天后如果所有成分股跌5%,扩散指数值为0.05 4. 当前扩散指数值为0.39(横轴20,纵轴1.00)[38] - 模型评价:扩散指数天然有向下趋势,因成分股每日更新,需注意预测局限性[38] 2. 首次阈值法(左侧交易) - 模型名称:首次阈值法[5][42] - 模型构建思路:作为扩散指数的左侧交易方法,通过阈值触发空仓信号[5][42]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当扩散指数收盘值达到特定阈值(如0.9850)时触发空仓信号[5][42] 3. 延迟阈值法(右侧交易) - 模型名称:延迟阈值法[5][44][46] - 模型构建思路:作为扩散指数的右侧交易方法,延迟确认交易信号[5][44][46]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当扩散指数收盘值达到特定阈值(如0.8975)时给予空仓信号[5][46] 4. 双均线法(自适应交易) - 模型名称:双均线法[5][47] - 模型构建思路:使用双均线交叉作为自适应交易信号[5][47]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当短期均线下穿长期均线时给予空仓信号(如2025年8月4日)[5][47] 5. 小市值低波50策略 - 模型名称:小市值低波50策略[7][18][35] - 模型构建思路:在微盘股成分股中优选小市值和低波动性的50只股票,每双周调仓一次[7][18][35]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选择微盘股指数成分股 2. 按市值和波动率排序 3. 选取市值最小、波动率最低的50只股票 4. 每两周调仓一次,费用双边千三[7][18][35] 模型的回测效果 1. 小市值低波50策略: - 2024年收益7.07%,超额-2.93%[7][18][35] - 2025年YTD收益61.16%,本周超额0.37%[7][18][35] - 基准:万得微盘股指数(8841431.WI)[7][18][35] 2. 扩散指数模型: - 当前值0.39,预测再调整6%左右或未来6个交易日可能触发买点[5][38][39] 3. 首次阈值法: - 2025年5月8日收盘触发空仓信号(阈值0.9850)[5][42] 4. 延迟阈值法: - 2025年5月15日收盘触发空仓信号(阈值0.8975)[5][46] 5. 双均线法: - 2025年8月4日收盘触发空仓信号[5][47]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对数市值因子 - 因子名称:对数市值因子[4][17][33] - 因子构建思路:使用股票市值的对数作为因子,捕捉市值规模效应[4][17][33]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LogMarketCap=log(MarketCapitalization)\text{LogMarketCap} = \log(\text{MarketCapitalization}) 其中MarketCapitalization为股票总市值[4][17][33] 2. 非线性市值因子 - 因子名称:非线性市值因子[4][17][33] - 因子构建思路:捕捉市值与收益之间的非线性关系[4][17][33]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通过对市值进行非线性变换(如分段函数或多项式)构建因子[4][17][33] 3. PE_TTM倒数因子 - 因子名称:PE_TTM倒数因子[4][17][33] - 因子构建思路:使用市盈率的倒数作为估值因子,衡量股票便宜程度[4][17][33]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EP=1PETTM\text{EP} = \frac{1}{\text{PE}_{\text{TTM}}} 其中PE_TTM为滚动市盈率[4][17][33] 4. 盈利因子 - 因子名称:盈利因子[4][17][33] - 因子构建思路:衡量公司盈利能力[4][17][33]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使用ROE、ROA等盈利指标或其变化率构建因子[4][17][33] 5. 单季度净资产收益率因子 - 因子名称:单季度净资产收益率因子[4][17][33] - 因子构建思路:使用最新季度的净资产收益率衡量短期盈利能力[4][17][33]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ROEq=NetIncomeqEquity\text{ROE}_q = \frac{\text{NetIncome}_q}{\text{Equity}} 其中NetIncome_q为单季度净利润,Equity为净资产[4][17][33] 6. 非流动性因子 - 因子名称:非流动性因子[4][17][33] - 因子构建思路:衡量股票流动性风险[4][17][33]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使用Amihud非流动性指标或其他流动性度量指标[4][17][33] 7. 贝塔因子 - 因子名称:贝塔因子[4][17][33] - 因子构建思路:衡量股票相对于市场的系统性风险[4][17][33]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通过CAPM模型回归得到股票Beta系数[4][17][33] 8. 过去一年波动率因子 - 因子名称:过去一年波动率因子[4][17][33] - 因子构建思路:衡量股票历史波动率,作为风险因子[4][17][33]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σ=1n1i=1n(rirˉ)2\sigma = \sqrt{\frac{1}{n-1} \sum_{i=1}^n (r_i - \bar{r})^2} 其中r_i为日收益率,n为252个交易日[4][17][33] 9. 标准化预期盈利因子 - 因子名称:标准化预期盈利因子[4][17][33] - 因子构建思路:使用分析师预期盈利数据构建标准化因子[4][17][33]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将预期盈利减去均值后除以标准差进行标准化[4][17][33] 10. 单季度净利润增速因子 - 因子名称:单季度净利润增速因子[4][17][33] - 因子构建思路:衡量公司短期盈利增长能力[4][17][33]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Growthq=NetIncomeqNetIncomeq1NetIncomeq1\text{Growth}_q = \frac{\text{NetIncome}_q - \text{NetIncome}_{q-1}}{\left|\text{NetIncome}_{q-1}\right|} 计算单季度净利润同比或环比增长率[4][17][33] 因子的回测效果 1. 对数市值因子: - 本周rankIC 0.333,历史平均-0.032[4][17][33] 2. 非线性市值因子: - 本周rankIC 0.333,历史平均-0.032[4][17][33] 3. PE_TTM倒数因子: - 本周rankIC 0.243,历史平均0.018[4][17][33] 4. 盈利因子: - 本周rankIC 0.236,历史平均0.022[4][17][33] 5. 单季度净资产收益率因子: - 本周rankIC 0.17,历史平均0.022[4][17][33] 6. 非流动性因子: - 本周rankIC -0.226,历史平均0.04[4][17][33] 7. 贝塔因子: - 本周rankIC -0.153,历史平均0.006[4][17][33] 8. 过去一年波动率因子: - 本周rankIC -0.12,历史平均-0.032[4][17][33] 9. 标准化预期盈利因子: - 本周rankIC -0.049,历史平均0.013[4][17][33] 10. 单季度净利润增速因子: - 本周rankIC -0.002,历史平均0.02[4][1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