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具体的行业投资评级 [1][2][3] 核心观点 - 新国九条拉开股东回报大时代序幕 强调现金分红和回购注销纳入市值管理考核 [4][6][8] - 市值管理指引针对长期破净股和主要指数成份股提出强制要求 涉及944家公司 [16] - 央国企ROE表现突出 2024Q3实体央企ROE-TTM达8.5% 领先其他企业类型 [17][19] - 央国企现金流充沛 2016-2023年经营性净现金流持续覆盖投资和筹资需求 [29][31] - 市值管理工具多元化 包括分红、回购、增持、并购重组等 并获专项贷款支持 [25][40][46][65] 投资端改革与股东回报 - 沪深交易所将现金分红不达标纳入ST情形 要求三年累计分红超年均净利润30%或金额超5000万/3000万(主板/创业板) [5][6] - 新国九条推动市值管理纳入考核 鼓励回购注销和聚焦主业 [8] - 日特估经验显示PB<1企业需披露改进计划 市值超1000亿日元企业中78%已披露 [10][11] - 长期破净股中央国企市值占比68% 行业集中在银行(78%)、建筑(6%)、房地产(3%) [13][14][15] - 市值管理指引要求主要指数成份股和长期破净公司制定估值提升计划 [16] 央国企表现与政策支持 - 实体央企ROE-TTM从2016年5%升至2024Q3的8.5% 领先地方国企(7.2%)和民企(6.1%) [17][19] - 国资委要求央企建立常态化回购增持机制 并将市值管理纳入负责人考核 [21][40] - 2023年度非金融央企分红总额5813.29亿 大股东获3533.90亿 [50] - 2024年中期分红公司数从200家增至706家 分红金额从2610亿增长204%至7938亿 [37][38] - 险资2024年举牌央国企案例频现 如工商银行(股息率8.8%)、中远海能(9.6%) [39] 市值管理工具与案例 - 回购规则修订:触发门槛从股价跌幅30%降至20% 取消窗口期限制 设3000亿专项贷款 [45][46][48] - 2024年央企回购注销耗资112.12亿 36家央企增持计划上限136.72亿 [50][51] - 中国建材推出34亿港币回购 占H股18.47% 预计提升EPS和ROE 11.09% [53][56] - 注资型定增案例安全边际高 如中国核电(定增价8.31元/PB1.64) 发行后涨幅14.2% [61][63] - 并购重组政策鼓励跨界整合 支持新质生产力 如国盾量子获中国电信注资17.75亿 [65][73][76] 创新领域布局 - 国资委部署AI+专项行动 要求央企加快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 [68][69] - 国盾量子获中电信量子集团注资 新签8000万订单 占年均营收(1.57亿)超50% [73][76]
市值管理元年,央国企有哪些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