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养老院行业受政策驱动明显,服务个性化需求强且跨行业依赖度高 历史上受公办养老院社会化功能未有效发挥和入住率持续高企等因素影响,市场规模增长有空间但较缓慢 未来随着养老床位数量增长、老龄化加剧和老年人口增多,行业将迎来更广阔发展空间,尤其是高质量养老服务需求更旺 同时行业也面临人力资源挑战和消费者信任危机等问题,需通过智慧养老、医养结合、加强监管等方式应对[1][14][33][34][3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业定义 养老院是为老年人提供集中居住和全面照护服务的专业机构,目标是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和健康安全,服务对象主要是需日常照顾和医疗护理的老年人,行业包括养老院、养护院等多种类型机构[2] 行业分类 按照不同服务领域的功能和属性,养老产业服务可分为养老照护服务、老年医疗卫生服务等八大类,以及其他养老服务[3] 行业特征 行业特征包括政策驱动明显、服务个性化需求强、跨行业依赖度高 政策推动行业发展,但服务提供者需应对政策变化;个性化服务是趋势,但多数机构存在转变差距;行业与多领域合作,“医养结合”受关注[14][15][16] 发展历程 中国养老院行业经历四个阶段:1949 - 1977年萌芽阶段,以政府开办的福利性养老机构为主;1978 - 1999年启动阶段,老龄工作机构和老年法规逐步建立;2000 - 2011年高速发展阶段,养老服务体系初步形成;2012年至今迈向成熟阶段,智能化养老和医养结合模式广泛推广,未来将向高质量、智能化、多元化方向发展[17] 产业链分析 - 上游:包括医疗设备供应商等,为养老院提供基础设施和专业服务 养老机构康复辅助器具配置率提高,智慧养老带来新机遇,预计未来10年中国“AI + 医疗”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速超30%[22][26][27] - 中游:主要是养老院运营机构,为老年消费者提供全方位服务 面临人力资源供不应求问题,但服务逐渐多样化,智慧养老和医养结合模式可提升服务质量和客户满意度[22][29][30] - 下游:是老年消费者 随着老龄化加剧,养老服务需求增加,但行业面临消费者信任危机,需政府和行业共同努力重建信任[31][32] 行业规模 - 概况:2017 - 2022年,市场规模由434.63亿人民币上升至529.11亿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4.01% 预计2023 - 2027年,由536.9亿人民币增长至553.92亿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0.78%[33] - 历史变化原因:公办养老院社会化功能未有效发挥,床位空置率持续高企,传统家庭养老观念、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和高昂费用等因素影响了行业增长[34][35] - 未来变化原因:中国养老床位数量稳步增长,接近规划目标;老龄化加剧,老年人口增多,推动养老服务需求上升[37][38] 政策梳理 报告梳理了多部政策,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等,这些政策涵盖规范、鼓励、指导等性质,为养老院行业奠定法律基础、增加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推动市场开放和服务质量提升等[41][42] 竞争格局 - 概况:行业呈现多元化竞争格局,分为三个梯队,第一梯队如泰康之家和乐成等凭借资本和业务覆盖占主导;第二梯队如九如城、太平养老等靠独特服务模式和市场策略竞争;第三梯队如绿城、随园等依靠区域性优势争夺份额[43] - 形成原因:人口老龄化与政策推动行业发展,标杆企业引领示范;头部企业打造高品质养老社区,提供多样化服务;市场竞争加剧,但知名品牌和连锁机构有望提高市场集中度[44][45] - 变化原因:部分企业在全国广泛布局,具有市场影响力和机构数量优势;部分养老服务机构本土化和区域性优势明显[46][48] 上市公司速览 报告列出创业慧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上市公司的总市值、营收规模、同比增长和毛利率等信息[49] 企业分析 - 乐成老年事业投资有限公司:企业状态存续,注册资本80000万人民币,采用连锁型养老服务设施运营模式和集中式居家养老社区模式,具有标准化服务流程、提高管理效率和扩展业务范围等优势[51][52] - 泰康之家燕园(北京)养老服务有限公司:企业状态存续,注册资本32000万人民币,提供全方位高品质生活,采用“一个社区、一家医院”和持续照护模式,满足长辈多样化和不同自理能力需求[54][55]
养老院:智慧养老,打造老年人舒心新家园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头豹研究院·2025-02-05 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