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形机器人行业2025年投资策略:量产元年,确定性溢价和新生态圈共振
广发证券·2024-12-12 03:23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买入"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人形机器人的量产元年即将到来 2024年是人形机器人产业化进程的重要一年 全球大部分头部人形机器人产品都已经在2024年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陆续投入实际生产场景进行试点测试 特斯拉Optimus Gen-2已经在特斯拉工厂进行测试 预计2025年将有超过1,000个Optimus机器人在特斯拉工作 2026年逐步实现规模性量产 [2] - 2025年作为特斯拉量产元年 产品初步定型 首要诉求是规模化生产和降本能力 国内厂商在降本方面具有优势 建议关注核心供应链公司 如绿的谐波、北特科技、三花智控、拓普集团、鸣志电器、五洲新春等 [2] - 2025年重视HW和N链两大新生态圈 华为和英伟达在人形机器人的定位更多偏向inside 做芯片和大模型、平台的供应商 但两家在本体上的布局不容忽视 可能是2025年板块性行情的催化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一、人形机器人三方逐鹿 产业化落地拉开大幕 - 人形机器人产业投融资热度持续高涨 2024年国内人形机器人领域共发生投融资案例46起 投资金额共计116.8亿元 远超2023年全年 [30] - 二级市场对人形机器人的关注度逐步提高 特斯拉Optimus的每次重大技术突破和展示都会驱动美股和A股人形机器人指数上涨 2022年6月22日至2024年11月11日 A股人形机器人指数累计涨幅达67.0% 超额收益71.5% [31] - 海内外头部企业研发进展顺利 部分产品2024年相继进入试点阶段 全球大部分头部企业的人形机器人产品都已经完成了阶段性的开发 陆续投入实际生产场景进行试点测试 [36] - 特斯拉Optimus Gen-2在2024年10月的"We, Robot"发布会中展现了最新的灵巧手和AI交互能力研究进展 预计2025年小规模生产 2026年逐步实现大规模量产 售价可能低于1万美元 [43] - 国内车企如小鹏、小米也在积极推进人形机器人的研发 主要瞄准自有工厂场景 提高生产线自动化率 [53] - 华为加快布局具身智能 与16家企业签署合作备忘录 共同建设具身智能基础实验室 打造具身智能产品技术交易平台 [58] - 赛力斯入局人形机器人行业 三座汽车工厂在短期和中长期能够带动的人形机器人需求量分别为0.38/1.19万台 [64] 二、25年各环节投资思路 (一) 减速器: 变量与增量并存 关注核心供应商 - 人形机器人目前采用谐波减速器+行星减速器的组合方案 谐波减速器主要适用于轻负载的小臂、腕部等机器人手臂上 行星减速器结构简单 工业基础品属性更强 应用范围更广 [90] - 谐波减速器市场规模稳步增长 2023年中国谐波减速器市场规模约为24.9亿元 2025年市场规模有望超过33亿元 [93] - 谐波减速器格局逐渐清晰 国产品牌市占率不断提升 2023年国产品牌市场份额达到83% 其中绿的谐波市场份额约为25% [94] - 核心供应商加码扩产 哈默纳科计划2024-2026年投资275亿日元扩产 预计扩产20万台谐波 绿的谐波2024年底总产能有望达59万台/年 预计2029年增长至159万台/年 [97][100] (二) 行星滚柱丝杠: 国产供应链扩产开始 关注后续市场格局变化 - 特斯拉Optimus采用行星滚柱丝杠作为传动装置 直线关节部分采用了14个反向式行星滚柱丝杠 分为500N、3900N、8000N三种规格 [108] - 行星减速器市场规模稳步扩张 2023年全球行星减速器市场规模约为12.55亿美元 同比增速4.3% 全球头部玩家主要为德系企业 [103][104] - 国内厂商持续深耕 中大力德作为国内行星减速器龙头公司 一直从事减速电机、减速器等核心零部件的生产和销售 2022年研发推出"减速器+电机+驱动"一体化智能执行单元 [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