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投资评级 - 光伏设备行业评级为“买入”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BC(背接触)技术或为未来不可或缺的平台型技术,有望在未来3-5年内成为光伏技术的主力军 [2] - 去银少银持续推进,铜浆料或成行业重要降本方向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一、BC电池: 光伏未来进一步降本提效的必由之路 - BC电池技术是一种通用的平台型技术,可以与TOPCon、HJT、钙钛矿等技术叠加,常见的有HBC、TBC、HPBC、ABC等 [20] - BC工艺难点主要在于背面的图形化及金属化,激光刻槽是BC中较为常见的激光使用场景 [22][23] - 离子注入或为BC电池工艺的重要发展方向,目前产业化的BC电池均采取了“激光+掩膜”为主的图形化工艺 [40] - BC电池的焊接方式有所区别,可采用单面的“一”字型焊接方式,BC组件也可以更方便地实现电池片负间距排布 [43][44] - BC电池需要额外的绝缘胶与绝缘条,热固化绝缘胶已在BC组件中成功应用 [45][46] - BC技术降本提效路径较为明确,隆基绿能的Hi-MO 9组件最高功率可达600W,组件效率高达24.43% [47] - 各家积极布局BC技术,隆基绿能、晶科能源、晶澳科技、通威股份等均有相关技术布局 [52] 二、金属化降本: 光伏未来提放降本的主力 - 银浆在整个组件成本中已经占据相当比例,已经成为光伏行业降本提效的重要方向 [55] - 目前主流的少银/去银技术包括铜电镀、银包铜、铜浆料、0BB、叠栅等 [59] (一) 铜浆料: 有望成为光伏金属化降本的终极路线 - 铜浆料在降本的同时,可以使用丝网印刷技术,相比电镀,工艺流程更简单、生产工艺成本更低 [60] - 铜浆料在BC电池上的应用,效率可以做到几乎无损失 [63][64] - 铜浆料在TOPCon电池上的应用,有可能造成0.2%的效率下降 [80][81] - 铜浆料在HJT电池上的应用,则有可能导致0.5%的效率下降 [85][86] - 聚和材料在铜浆材料上布局较为领先,首创推出可用于光伏电池的铜浆产品 [91] (二) 0BB技术: 逐步走向成熟,有望进入大规模应用 - 0BB技术减少了金属栅线的数量,降低单片银耗5%-10% [100] - 0BB技术存在多种技术方案,包括覆膜、施胶+固化、施胶+焊接、焊接+施胶等 [104] - 各家积极布局0BB技术,晶科能源、东方日升、通威股份等均有相关技术布局 [107] - 0BB技术设备供应商主要以奥特维和小牛为主,两家企业的设备逐渐成熟 [109][110] (三) 叠栅技术: 采用贱金属导电丝,更为极致的"0BB"技术 - 叠栅技术改变了传统栅线结构的电流收集路径,完全避免了电流在副栅中平行于电池表面方向的传导 [112] - 叠栅技术可以降低银浆耗量75%,在未来技术升级之后甚至可以实现无银化 [113] - 叠栅技术与双polo技术完美匹配,可有效降低双polo电池中Polyfinger引起的光学损失 [116] - 时创能源积极展开合作,推动叠栅组件量产,拟以简易程序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2.85亿元 [121][123] (四) 电镀铜: 多方努力持续推进产业化 - 电镀铜技术可实现几乎完全替代贵金属银,并且导电性及转换效率较丝网印刷低温银浆工艺更优 [124] - 电镀铜工艺需要四道工序,工序复杂,铜电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存疑 [129] - 电镀铜研究持续推进,迈为股份、通威股份、太阳井等公司均有相关技术布局 [133][134] 三、风险提示 - 报告未涉及具体风险提示内容 [7]
光伏设备行业之新技术:BC或成平台型技术,去银化持续推进
广发证券·2024-12-10 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