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2024年中国装配式建筑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智研咨询·2024-07-27 06:50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行业投资评级 核心观点 - 装配式建筑是建筑工业化的重要体现 具有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等优点 是现代工业化生产方式的代表[10][11] - 装配式建筑相比传统建筑在品质、工期、环保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可节约工期20-45%、减少能源消耗20-40%、现场施工人数降低60-75%、建筑粉尘降低20-30%[18][19] - 政策驱动行业快速发展 国家提出到2025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30%的目标 部分省市要求达到50% 天津和上海要求100%实施装配式建筑[27][43] - 保障房建设为行业带来重大利好 部分省市保障房建设文件中明确要求或鼓励装配式建筑工艺[28] - 行业面临技术研发周期、产业化制造与管理、生产设备等多重壁垒[15][16][17] 行业相关概述 - 装配式建筑根据结构材料不同可分为钢结构、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木结构建筑等 其中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是中国主要形式 具有成本相对低、适用范围广等优势[11] - 行业发展历程分为起步阶段(1950-1977年)、缓慢发展阶段(1978-2010年)和快速发展阶段(2011年至今)[13][14] - 装配式建筑产业链包括上游原材料设备供应商、中游设计生产装修和下游地产开发商服务商[20][21] 产业运行环境 - 政策环境:国家多部门相继发布《加快推动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工作方案》等政策 大力扶持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26][27] - 经济环境:2024年1-3月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539元同比增长6.2% 建筑业总产值56671.08亿元同比增长3.41%[33] - 社会环境:2023年末城镇常住人口93267万人 城镇化率66.16% 建筑业农民工数量下降至4582万人占比15.4%[34] - 技术环境:国内常用装配式建筑技术体系包括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现浇混凝土框架+外挂预制混凝土墙板体系等[35] 行业发展现状 - 市场规模从2014年404亿元增长至2023年8963.4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达81.9%[39][42] - 2022年全国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面积8.1亿平方米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26.2% 2023年新开工约7.6亿平米[43] - 2023年新开工面积排名靠前的省市有浙江12400万平方米、四川6500万平方米、上海4600万平方米[45] - 2022年钢结构产量10180万吨占粗钢产量比重10.05% 目标到2025年占比达到15%以上[48] - 2023年装配式混凝土构件生产企业数量1360家较2022年有所减少[51][53] 行业重点企业 - PC市场首选率前三为远大住工10.91%、上海建工7.19%、筑友智造6.8%[55] - 钢结构市场首选率前三为杭萧钢构13.31%、上海宝冶9.39%、精工钢构8.02%[55] - EPC工程总承包首选率前三为上海建工12.72%、北京城建集团9.47%、中天建设9.17%[55] - 鸿路钢构2024年一季度营业收入44.27亿元 研发费用1.57亿元同比增长107%[63][70] - 精工钢构2024年一季度营业收入34.14亿元 2023年新签海外工业建筑订单7.3亿元同比增长188.8%[77][81] - 陕建股份2023年营业收入1805.55亿元 推动318个项目采用装配式施工技术同比增长28.23%[89][90] - 宁波建工2023年建筑工业化板块业务获得较好发展 建材制造及装配式建筑业务承接28.46亿元占比10.54%[1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