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财社论:拥抱金融创新对AI的托举效应
AI资本支出规模与竞争格局 - 甲骨文云基础设施公司计划自2026年第三季度起在其数据中心部署5万枚AMD MI450 AI芯片[1] - OpenAI与博通签署多年期协议,合作开发定制芯片和网络设备,计划部署10千兆瓦AI数据中心容量,规模相当于约五座胡佛大坝发电量[1] - AMD与OpenAI达成GPU供应协议,OpenAI采购和部署6吉瓦AMD Instinct系列GPU,协议价值高达900亿美元[1] - AI领域资本支出规模以万亿美元级别计,阿里巴巴、腾讯等公司相继提高AI资本支出规模[2] - AI设备供应商竞争激烈,博通、AMD、英特尔等频繁向英伟达发起挑战[2] 金融创新支持AI资本支出 - 出现“股权换采购”创新模式,AMD向OpenAI发行以每股0.01美元行权价购买至多1.6亿股AMD股票的认股权证,作为OpenAI采购GPU的交换[1] - “股权换采购”、“算力换股权”等个性化金融创新成为AI资本支出的加油站[2] - AI资本支出杠杆可直接在特定公司股权与算力设施间进行交易匹配,不需货币等交易媒介,交易成本较低且流程简易[4] - 金融系统倾向于托举AI领域资本支出,加速AI创造性破坏进程[3] AI投资对经济生态的影响 - AI投资将带来全方位的生态重塑,推动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高度拟合[3] - AI变革冲击现有技术结构塑形的制度文化结构,旨在让经济社会资源更高效快捷地流动[5] - 搭建方便快捷的交易制度结构可使现有经济社会资源低成本地快速转化为支撑AI的资本支出[5] - 金融创新可调动更多经济社会资源参与AI投资,提高资本周转率和变现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