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 演唱会、体育赛事等大型活动在国庆中秋假期文旅消费中扮演“顶级流量引擎”角色,从孤立娱乐活动转变为旅游的“核心吸引物”,有效串联餐饮、住宿、购物、景区游览等多种消费场景,实现流量与经济双赢 [1][4][7] 假期出行整体表现 - 国庆中秋假期出行呈现“量价齐升”局势,客单价同比提升14.6% [1] - 国内热门城市酒店预订量同比增幅超两成,使用非中国护照预订国内航班机票量同比增长超三成,覆盖国内近百个城市 [1] - 平台出行订单量较2024年国庆假期增长超30% [2] - 超三成打工族采用“早去晚回”模式,使出行高峰从9月27日延续至10月12日,拉长文旅消费周期 [2] - 节后3天境外热门目的地酒店预订同比增近一倍 [2] - 学生群体以近四成比例稳居国内机票第一大客群,亲子客群以近三成占比紧随其后 [2] - 全国铁路预计10月8日发送旅客2175万人次,9月29日至10月7日已发送旅客超1.6亿人次 [3] - 9月29日至10月5日民航执行客运航班11.2万班次,日均1.6万班,环比增长13%,同比2024年增长3%,同比2019年增长18% [3] 体育赛事对文旅消费的拉动 - 中国网球公开赛入园总人数达36万人次,较去年增加20%,其中京外观众超18万人次、境外观众近1万人次 [4] - 中网“超级星期六”入园4.5万人次打破纪录,男单决赛钻石球场上座率达97% [4] - 中网整体票房达8800万元,较去年增加10%,综合消费金额超3600万元同比增长44%,特许商品销售额超1250万元是去年的1.6倍 [4] - 中网对亚奥商圈消费拉动效应达1:7.4,商圈日均消费金额同比增长18.93% [4] - WTT中国大满贯北京站赛事期间首钢园区入园客流达42.4万人次,同比增长93% [5] - WTT累计售出门票超8.5万张,门票收入8700万元同比增长52.6%,带动园区累计消费超3000万元 [5] - 上海劳力士大师赛夜场票在36小时内售罄,创该赛事自2009年创办以来最快售罄纪录 [5] 音乐文化活动及区域表现 - 成都赛艇公开赛创新“票根经济”,凭门票可在多个热门景点享折扣,推动四川景区在全国前十热门景区中占三席 [6] - 广州超级草莓音乐节等数千场活动吸引大量年轻游客,将广州送入热门城市前五 [6] - 安徽马鞍山“葫芦果音乐节”、四川泸州“银河左岸音乐节”刺激当地节日期间酒店预订量同比增2.6倍、2.1倍 [7] 新兴消费模式与趋势 - “为一场赛事、演唱会奔赴一座城”成为新度假方式,形成“观赛+住宿+餐饮+游览”完整消费链条 [7] - 购买“第一张出境机票”用户同比增长三成,其中1317岁用户增长63%、1822岁用户增长58%,俄罗斯成为Top3热门目的地 [3] - 赛事有助于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推动体育赛事从单一竞技活动转变为拉动城市经济、提升城市活力的重要载体 [7] - 一场顶流演唱会能直接为一座城市带来数十万级跨省游客,产生机票、酒店、餐饮、景区等综合消费 [7] 行业长期发展关键 - 避免“人气断崖”的关键在于将票根转化为能持续产生消费的经济凭证和情感连接,票根应是深度体验城市的起点 [8] - 长期“人气”需构建市场化“造节”理念,打造富有地域特色、高频次、游客可参与的特色节会活动,并优化目的地整体服务水平 [7] - 专业体育赛事是存量市场,大众化体育赛事是“体旅融合”增量市场,游客需求包括综合性文娱活动和服务消费 [8] - 贵州村超、江苏苏超等案例实现从体育赛事向文旅节会跃迁,提供高密度情绪价值,实现对目的地整体消费拉动 [8]
赛事IP、演唱会:引爆国庆文旅市场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