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加大文化产品供给,激活服务消费活力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10-09 22:35

传统热点景区在集中出行的节日几乎都会达到最大承载量。比如厦门鼓浪屿、九寨沟、成都大熊猫繁育 研究基地等日客流量达到承载上限;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南京博物院等热门景 区可预约时段内的门票在10月1日晚就已约满或售罄。 毫无疑问,赛事和演出带动消费作用明显。国庆中秋长假期间,中国网球公开赛、WTT中国大满贯、 成都赛艇公开赛、苏超等多项大型体育赛事贯穿假期,但与需求相比,高质量供给仍然不足;广州超级 草莓音乐节、安徽马鞍山、四川泸州的音乐节等吸引了大量年轻游客。赛事与演出在假期形成了"交通 +观赛+住宿+餐饮+游览"完整消费链条,成为各地吸引游客的主要手段。 影响我国文化娱乐消费的关键在于高质量供给仍待提升。当前,产品供给存在同质化现象,核心特色与 格调深度有待提升,"沉浸式、可分享、强互动"的消费诉求尚需进一步满足。破解这种结构性矛盾的关 键,在于加大高质量"内容创意"供给,即打造更多知名IP,提升文化产品供给的魅力。IP意味着持久的 吸引力以及衍生更广泛的产业生态。 除了热点景区持续火热之外,大众假期消费增量正在转向文化演出、赛事等活动以及各类沉浸式体验项 目,打开了传统服务消费的"天花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