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三大货币渠道详解!现代信用货币体系如何平衡风险与增长路径?
搜狐财经·2025-10-09 04:50
钱被按下了暂停键 很多人对"央行在印钱"的焦虑,来自日常感受的错位:商场里标签没怎么变、菜市场的秤还是那副脾气,工资每月按时到账,似乎并没有"钱泛滥"的迹象。 他注意到,在现代货币体系里,新钱常常先卡在金融机构的账面,像水库闸门背后的水,尚未冲进街巷。资产市场对资金最敏感——股票、房子、债券会先 被托起来,肉蛋菜的CPI却不一定马上动,这种传导差异,让"印钱"看起来像悄无声息的暗流。 这背后不是随意摁下印钞按钮的任性,而是有章法的资产交换。现代央行"造钱"的每一步,都有对应的资产做托底,不同渠道带来不同的力度与侧影,像三 条并行的水渠,既能灌田,也能就地蓄水。 三条"有抵押"的造币路 比较这三条渠道,能看清"钱从哪来"。 第一条是外汇进来的钱。假设一家做奶茶的小公司收到10万美元的海外订单,老板去银行换成人民币,按7:1的汇率,账户上多了70万元。商业银行攒下的 美元不是躺着,它会流向银行间市场,央行在那儿当接盘者,买入这笔外汇,变成国家的外汇储备,同时投放等额的基础货币。这一投一收是一体的:央行 的资产端多了外汇储备,负债端多了商业银行的准备金。长期卖出的东西比买得多、外汇净流入时,央行的基础货币也就被动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