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下“参”情巨变:产业转型迎来丰收季
金秋时节,吉林省敦化市额穆镇的人参田里一派繁忙景象。39岁的温明泉站在地头,看着人参被一 株株挖出,脸上难掩喜悦。工人们紧随其后,分拣、去泥、分级,动作紧凑而熟练。 温明泉一边指挥,一边算着经济账:"好参一斤能卖到两百元,普通的也能卖五六十元。一垧地(15 亩)算下来,净利润能达到六七十万元。" 地处长白山西麓的敦化市,是吉林省人参种植第一大县。这里的园参留存面积达12万亩,林下参也 有2.8万亩,两项数据均居全省首位。得益于坡地较多和中温带冷凉气候,敦化为人参提供了绝佳的生 长环境。 温明泉展示刚挖出的人参。郭佳摄 温明泉是当地种参大户,多年来一直坚持种植5年以上的老参。"虽然周期长、风险高,但市场认可 度更高。"采收旺季,他每天雇工上百人。尽管人工成本不断上涨,他依然坚持这一策略:"老参才有吸 引力,不愁卖。" 近年来,吉林省大力推进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从种植、加工到销售全链条重塑产业格局。这一转 变也促使参农主动调整种植结构,像温明泉这样的大户,正通过延长种植周期、提升管理与分级标准, 不断增强产品自身的议价能力。"种5年以上的人参,正在成为新趋势。"他说。 眼下,温明泉正在筹建自己的人参加工厂,当地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