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多元化投入机制,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加快推进
第一财经·2025-10-07 03:08
将探索导向明确、路径清晰、投入持久、回报稳定的资源导向型可持续发展模式。 国家将探索构建多元化投入机制,加快推进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强化生产矿山生态修复监管。 自然资源部日前在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3383号建议的答复中表示,拟会同相关部门,通过实施 一系列改革举措,构建财政投入引导、社会资本参与、责任主体履行义务的多元化生态保护修复投入机 制,探索导向明确、路径清晰、投入持久、回报稳定的资源导向型可持续发展模式,支持矿山生态修复 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孙成坤提出了《关于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治理的建议》。他建议, 把矿山生态修复治理与产业发展、水土保持、耕地保护等有机结合起来,积极探索矿山生态修复治理新 路径,有效提升综合治理质效。 自然资源部在答复中介绍,已将矿区生态修复内容纳入新修订的《矿产资源法》以及长江、黄河、青藏 高原生态保护法等,在国家法律层面明确并强化地方政府监管责任和采矿权人主体责任。按照"企业所 有、满足需要、自提自用、政府监管"原则,建立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基金制度。 在政策激励方面,2021年,自然资源部与国家林草局牵头起草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