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橘子洲大桥尘封半个世纪的档案唤醒城市记忆,15条过江通道见证长沙巨变
长沙晚报·2025-10-05 01:36

今年4月30日,陪伴长沙人50多年的橘子洲大桥完成提质改造,以全新的面貌展现在市民和游客面前。 "湘江边,搭轮渡,一搭搭到五一路。"一首老长沙童谣,记录了50多年前长沙人过湘江的情形。 被誉为山水洲城的长沙,一条湘江由南往北穿城而过,将长沙城划分为河东与河西。1972年国庆前夕,橘子洲 大桥(旧称长沙湘江大桥、湘江一桥)正式建成通车,结束了湘江两岸长期以来依靠轮渡过河的历史。 一根根桥墩嵌入江心,如同时代的锚点,"一江两岸"格局自此打开,"一体两翼"时代乘势而来。在长沙市城市 建设档案馆(以下简称"长沙城建档案馆")里,一张张泛黄的图纸与卷宗,记录着这段沉甸甸的"城"长记忆。 在中国路桥技术领先于世界的今天,很多人已经无法想象50年前,修建一座大桥是何等艰难。在那个机械化程 度低的年代,要想完成这项当时的"超级工程",不得不依赖大量的人力投入。 档案点击 "天堑变通途",半个世纪后依旧繁忙 "大桥建成,'天堑变通途',使长沙和益阳、常德、湘西等地区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长沙城建档案馆 内,可以看到一本由当时工程指挥部编写的《长沙湘江大桥技术总结》。泛黄的纸张,不仅详细记录了大桥的 正桥、引桥、桔洲(橘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