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近期“飞行的硫酸”活跃,遇到千万别拍!
央视新闻·2025-10-04 01:22

近日,"医院隐翅虫皮炎患者接诊量翻倍"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在山东济南,不少市民因徒手拍打、误触一种隐翅虫出现皮肤水疱、破溃等症状,甚至有人 险些"毁容"。 隐翅虫有着"飞行的硫酸"之称。它们到底有多恐怖?假如不幸遇到,该如何避免被伤害? 能让人"毁容"的隐翅虫究竟是什么虫? 隐翅虫是一类小甲虫,在昆虫分类上属于鞘翅目隐翅虫科。它们大多数体形细长,体长一般在5~10毫米。 全世界已知的隐翅虫有66000多种,其中对人有威胁的有20多种,在中国常见的只有两三种,其中最常见、分布最广泛的是梭毒隐翅虫,除了西藏之外的其 他地区都有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地区数量较多。 △拍打隐翅虫后留下的疤 遇到毒隐翅虫 千万不能乱拍 毒隐翅虫威胁人类健康的原因,是因为它们体内含有一种强酸性的毒素——毒隐翅虫素。 毒隐翅虫毒素是一种接触性毒素,如果接触到皮肤,会引起隐翅虫皮炎,令人产生瘙痒、刺痛和灼烧感,皮肤上会出现线性的红斑、水疱或者脓包,等消退 以后容易结痂和留疤。对于极少数过敏体质的人来说,可能会引起更强烈的反应。 通常来说,当毒隐翅虫落到人的皮肤上时,如果不受到惊吓,极少会主动释放出毒隐翅虫素。那些被隐翅虫所伤的人,多数都做错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