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货排名第七的自然堂赴港股IPO,招股书透露两大隐忧
搜狐财经·2025-10-02 05:22

IPO申报与战略投资 - 自然堂全球控股有限公司于9月29日正式向港交所主板递交招股说明书,联席保荐人为华泰国际和瑞银集团[1] - 上市前夕公司引入欧莱雅作为战略投资者,欧莱雅通过美町公司出资4.42亿元获得6.67%股份[1] - 同期加华资本投资3亿元,获得4.20%股份[1] 市场地位与行业对比 - 公司自称是以2024年零售额计的中国第三大国货化妆品集团[5] - 但根据已上市同行2024年营收对比,公司实际排名在珀莱雅、上美股份、巨子生物、上海家化、华熙生物、贝泰妮之后,位列第六[5] - 以2025年上半年营收24.48亿元计,公司排名进一步下滑至第七,被珀莱雅、上美股份、巨子生物、上海家化、毛戈平和水羊股份超越[7] 财务表现与增长趋势 - 公司营收保持个位数稳定增长,2022年至2024年收入分别为42.92亿元、44.42亿元和46.01亿元人民币,2023年及2024年增速分别为3.49%、3.58%[6]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24.48亿元,同比增长6.43%[6] - 毛利率持续攀升,从2022年的66.5%提升至2024年的69.4%,2025年上半年进一步达到70.1%[10] - 净利润率处于低位,2025年上半年净利率约为7.80%,2024年为4.13%,2022年仅为3.24%[10] 品牌结构与收入依赖 - 公司旗下拥有五大核心品牌,包括自然堂、珀芙研、美素、春夏、己出,共提供522个SKU[8] - 收入高度依赖主品牌自然堂,该品牌于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贡献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4.6%、95.9%、95.4%、94.9%[8] - 自然堂品牌收入增长放缓,2022年至2024年收入分别为40.60亿元、42.60亿元、43.89亿元,2023年及2024年增速为4.93%、3.03%[8] 成本结构与费用分析 - 销售及营销成本高昂,2022年至2024年分别为24.45亿元、24.06亿元以及27.17亿元,占收入比例分别为57.0%、54.2%和59.0%[10] - 研发开支呈现下降趋势,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累计投入3.48亿元,但研发费用率从2022年的2.8%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1.7%[10] - 行政开支相对稳定,2022年至2024年占收入比例约为4.0%至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