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神秘订单蹊跷终止 挑战信息披露合规底线
值得一提的还有上市公司如何把握信息披露的边界与节奏。一方面,企业需要保持一定的战略灵活性, 不宜过早披露尚未成熟的项目细节;另一方面,又不能以"商业机密"为借口隐瞒可能对股价产生重大影 响的信息。海南华铁在算力合同事件中似乎未能找到这一平衡点。在监管及时介入之后,其信息披露的 及时性与真实性问题相信很快会有个说法,一旦被监管部门认定之前公告内容造假或受公开谴责,投资 者可以"组团"向编造、传播虚假信息的行为人索赔。 (文章来源:南方都市报) 实际上,海南华铁一直以来的主业与算力并不相关。至于是否真的存在杭州×公司这家公司,市场上也 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该公司在成功"蹭上"算力热点之后,股价获得短期提振。当初的公告预计合 同平均每年会为公司带来约7亿元营业收入,将显著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及核心竞争力。这显然过于乐观 地估计了自身在全新领域的能力储备与市场接纳度,对背后的风险却轻描淡写——仅提到"算力合同对 应的设备尚未采购",可能面临"采购难度加大或供应商无法持续稳定供货的风险"。该公司解释终止合 同的原因是"市场环境及供需情况已较签署时发生较大变化"且"未收到任何采购订单",这一解释近乎黑 色幽默。 近年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