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组团创新的新粤商 扎根在广东的产业沃土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9-30 14:55

文章核心观点 - 广东正处于产业升级关键窗口期,青年粤商成为该省经济求变的微观缩影,其特点是注重创新传承与国际化发展 [1] - 青年粤商群体正从老一代“单兵突围”模式转向协同发展、组团创新的“军团式”模式,以降低试错成本并增强区域产业竞争力 [4] - 在数字化、智能化浪潮中,青年粤商将敢闯敢试的粤商精神转化为技术革新、模式重构与治理现代化的新动能 [8] 区域创新能力 - 广东连续9年位居中国区域创新能力首位,将产业科技创新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战略重点 [2] - 企业是广东创新的核心主体,约90%的科研机构、科研人员、研发经费和发明专利申请来源于企业 [2] 企业创新案例 - 帕西尼公司专注于机器人触觉感知技术,4年内完成10亿元人民币融资,其自主研发的高精度阵列式多维触觉传感器突破“卡脖子”技术瓶颈,可测量15种感知维度 [2] - 云舟生物优化全球首个基因载体“线上智能设计+工业4.0生产”平台VectorBuilder,将基因载体构建效率提升上百倍,解决了规模化生产与个性化需求之间的矛盾 [6] - 晶泰科技作为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驱动创新的企业,在国际湾区高校联盟推动下于香港成功上市 [5] 产业集群与创业生态 - 粤港澳大湾区为青年粤商提供“政策+产业+人才”三位一体的创业生态,促进技术、资本与市场资源的跨区域流动 [4] - 广东已在具身智能板块形成成熟上下游供应链体系和产业集群集聚效应,可帮助创业者以最少资金、最快时间进行产品验证 [2] - 广东形成现代化产业体系,包括广州“千亿集群矩阵”、深圳“20+8”产业政策、东莞“智造韧性”等,为青年粤商创新提供沃土 [7] 粤商精神与青年特质 - 新时代青年粤商既要传承敢闯敢拼、诚实守信传统,更要勇当突破“卡脖子”技术的先锋队并提升国际话语权 [1] - 青年粤商精神体现为大胆闯、扎实干和开放包容,创新建立在扎实产业根基之上,需要时间沉淀和久久为功的定力 [7] - 青年粤商与前辈不同之处在于敢于突破传统框架,用新技术、新思维解决问题,并有勇气规划、敢于实践、快速落地 [7] 支持体系与平台建设 - 国际湾区高校联盟汇聚全球四大湾区80多所高校、校友会等资源,打造聚人才、聚资金、聚项目的国际化平台 [5] - 广东出台政策支持、资金扶持、平台建设、创业孵化等多方面措施,形成完备的青年创新创业支持体系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