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体力“告急”,别任由算法、大数据和AI等接管精神园地
人民日报·2025-09-30 11:07
"文化体力不足"是近年来社交媒体上网友的高频词,它描述的是这样一种状态:白天上了一天的 班,耗光手机电量的同时也耗光了自身的电量,晚上回到家只想打打游戏、刷刷短视频;周末休息日, 大部头的书捧起来却"看不进去",打开人文历史类纪录片几分钟后大脑就"自动宕机";日常手机上刷到 长文章,从来看不到尾,文艺欣赏满足于那些"3分钟说清一部小说""5分钟速看一部电影"的简易版…… 文化休闲,尤其是欣赏性、审美性、创造性的文化休闲活动,本应是人走向全面发展的必经之路, 是让人放松身心、恢复精力、积蓄能量的,而不是让人们在情绪的积累与释放之中坐过山车,让审美享 受变成快感满足之后的疲惫与虚无,最终落入劳动与休闲的"双重倦怠"。 我们都知道,肌肉需要锻炼才能强劲,同样,文化体力也需要在专注、沉潜、迎难而上中才能养 成。要想积蓄文化体力,不妨试着克服对智能手机的依赖,减少不必要的屏幕使用时间;试着打破工作 与休闲的二元对立,以专注、充实、忘我的态度面对工作,从劳动中获得价值感和存在感;试着回到现 实中的文化现场,一次读书会、一场音乐会、一个美术展,在与艺术和他人的联结中感受内心的丰盈。 更重要的是,恢复人在文化休闲生活当中的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