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技术突破 - 阿里通义7款模型入选全球前十开源模型榜单 其中全模态大模型Qwen3-Omni实现登顶[1][4] - Qwen3-Omni可处理文本 图片 语音和视频四种数据类型 音视频能力狂揽32项开源最佳性能SOTA[6] - Qwen3-Max总参数超过万亿 预训练数据量达36T 在Chatbot Arena排行榜上位列第三[6] - Qwen3-Next模型架构实现计算效率突破 总参数80B仅激活3B即可媲美235B模型性能[6] 产品发布与迭代 - 阿里云在2025云栖大会发布7款大模型 覆盖语言 语音 视觉 多模态 代码等领域[2][4] - 发布模型包括Qwen3-VL视觉理解模型 Qwen-Image-Edit-2509图像编辑模型 Wan2.2-Animate动作生成模型及DeepResearch深度研究Agent模型[4] - 公司加快模型迭代节奏 从单模态向多模态演进成为行业必然趋势[7] 战略规划与投入 - 阿里巴巴积极推进三年3800亿AI基础设施建设计划 并持续追加更大投入[1][9] - 阿里云定位为全栈人工智能服务商 坚持通义千问开源开放路线 致力于打造AI时代的Android[8] - 公司计划构建超级AI云作为下一代计算机 为全球提供智能算力网络[8] 全球基础设施扩展 - 阿里云宣布在巴西 法国和荷兰首次设立云计算地域节点 并扩建墨西哥 日本 韩国 马来西亚和迪拜的数据中心[9] - 为迎接ASI时代 2032年阿里云全球数据中心能耗规模将较2022年提升10倍[9] - 阿里云成为全球少数在大模型和云计算领域实现全栈自研与联合创新的云计算公司[9] 技术演进路径 - 公司提出通往ASI的三阶段演进路线:智能涌现 自主行动和自我迭代阶段[8] - 当前行业处于AI掌握工具使用和编程能力的自主行动阶段[8] - 终极目标是发展出能自我迭代 全面超越人类的超级人工智能ASI[8]
通义大模型霸榜全球开源前十,阿里云CTO:模型拼迭代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