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最后的疯狂?补贴退坡的末班车经济学
2025年的秋天,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正上演着一场前所未有的速度与激情。 理想i6上市后,几个小时就收获了超过2万个大定订单;鸿蒙智行秋季新品发布会后,全新问界M7在24小时大定订单迅速突破4万个;蔚来新ES8上市后, 大定订单超过了今年4万辆产能上限。 在这片狂热的景象之下,一个冰冷的倒计时正在滴答作响:2025年12月31日,它不仅是日历的翻页,也是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每辆新能源乘用车 免税额不超过3万元)政策的终点,还是2025年"国补"的最后窗口期。 图/新能源汽车购置税政策 来源/互联网 新能源观截图 从2026年开始,多项购车优惠退坡。消费者们争分夺秒地锁单,仿佛在搭乘最后一班福利列车,而车企的产能与交付系统却在这场突击考验中频频告急。 北京的蔚来车主孙先生在9月20日抢购新ES8时,遭遇系统崩溃,苦等8分钟才锁单,提车时间排到了2026年1月底。虽然蔚来承诺"兜底"购置税政策,但 1.5万元的置换补贴可能没了。 这场由政策和市场共同催生的"最后的疯狂",究竟是消费者的理性抉择,还是泡沫下的集体冲动?当狂欢落幕,那些因车企原因无法准时提车的消费者, 他们的损失又该由谁埋单? 1. 购置税与补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