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都在买的“聪明钱”,普通人能跟吗?
搜狐财经·2025-09-29 03:52
最近,一家消费电子龙头企业的定增公告引发热议:社保基金、高瓴资本等机构豪掷数十亿元参与认购,股价应声上涨。普通人不禁感叹:"连上市公司都 抢着抱'聪明钱'大腿,我们该怎么跟上?"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那些被机构追捧的"聪明钱"到底是什么,普通人能不能借势分一杯羹。 "聪明钱"并非单指某类资金,而是资本市场中先知先觉、长期稳健的机构投资者,包括社保基金、保险资金、外资、公募基金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 规模大,抗风险能力强 以社保基金为例,其投资组合中70%以上配置于银行、公用事业等低波动板块,单只个股持仓上限可达10%,这种"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策略能有效平滑市场 波动。 信息优势明显 机构往往能通过行业调研、政策解读提前布局。例如2024年外资通过沪深港通大举加仓新能源板块,正是基于对"双碳"政策的长期研判。 长期主义思维 保险资金平均持股周期超过3年,社保基金对茅台等核心资产持有超10年,这种"与时间做朋友"的策略,让它们在A股历史上多次穿越牛熊。 2025年A股回购金额已超2000亿元,美的集团斥资50亿元回购股份,间接向市场传递"内部人看好"的信号。 参与产业基金布局新赛道 隆基绿能联合IDG资本成立光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