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家笔下蟹 纸上翻身看
海南日报·2025-09-29 02:48
明徐渭《黄甲图》(局部)。 齐白石《蟹图》。 齐白石《独酌图》。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 韩惠娇 秋分已过,但"秋老虎"仍在逞威风,暑气一浪接着一浪。待"秋老虎"余威散去,体感上有了凉意,恰 是"菊花黄时蟹正肥"的好时候。 西晋名士张翰,字季鹰,在秋风起时升起思乡之情,便以想念家乡的"菰菜、莼羹、鲈鱼脍"为由辞官归 故里。《晋书·张翰传》记其言:"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可能在张翰眼里,一碗家乡 暖暖的羹汤比这世间的名利富贵更重要吧。放眼当下,地位可与之媲美的秋季美食当数螃蟹。清代画家郎葆 辰有诗云:"东篱霜冷菊黄初,斗酒双螯小醉时。若使季鹰知此味,秋风应不忆鲈鱼。" 齐白石画蟹: 形神兼备的田园乐章 螃蟹不仅是秋日餐桌上的佳肴、画家笔下的常客,还蕴含吉祥寓意。因其身负铠甲,又被称为甲士。"二 甲传胪"的典故寓意科举高中,寄托了古人对仕途通达的殷切期望。 齐白石画蟹分为三个时期,1890年—1918年属于初学时期,以临摹物象为主,笔墨还不成熟;1919年— 1933年,属于"变法"时期,他在陈师曾的鼓励和推动下,开始进行大写意风格的探索,对于螃蟹的形象把握 更精准,删繁就简,造型变得丰富,墨法浓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