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 It Time to Throw in the Towel on BYD Company?
公司发展历程 - 比亚迪是一家中国电动汽车巨头 迅速占领本土市场后进军全球 并开始主导全球销量 标志着其已成为全球重要力量且地位稳固 [1] - 沃伦·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已完全退出对比亚迪的投资 结束了长达17年的持股 期间投资价值增长约3890% [4][5] - 伯克希尔于2008年以2.3亿美元收购约2.25亿股(占当时公司10%) 2022年开始减持股份 [5][6] 近期经营表现 - 公司国内销量(占全球发货量约80%)在8月份连续第四个月下降 年度销售目标下调高达16%至460万辆 [6] - 公司正开发超豪华汽车系列以提升品牌形象 部分豪华车型售价超过20万美元 与其主流平价品牌形象形成对比 [9] - 公司垂直整合程度高 几乎全部车辆部件(包括最大成本项电池)均自主生产 这使其在速度、灵活性、生产和成本方面具有优势 [10] 业务多元化布局 - 除混合动力和纯电动汽车外 公司还生产公交车、叉车、高速列车甚至公用事业规模储能解决方案 [11] - 公司为福特、丰田和特斯拉等竞争对手供应电动汽车电池 [11] - 公司国际扩张基于三大核心: 控制供应链、在不同市场采用差异化品牌策略以及本地化生产 [10] 行业增长前景 - 国际能源署预测 到2030年底 混合动力车和纯电动汽车将占中国新车销量的80% 较当前约50%水平有显著提升 [12] - 公司尚未进入美国市场 一旦克服关税等障碍 这可能成为其 lucrative 的战略举措 [12] - 尽管股价大幅上涨且知名投资者退出 但长期股东仍认为公司有充足增长空间 在家乡市场和潜在美国市场都有盈利增长机会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