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三明:“院士天团”齐聚“制种大县” 擘画“金种子”产业新图景
中国新闻网·2025-09-28 14:17
行业地位与规模 - 三明市发展杂交水稻制种已近50年,稳居全国杂交水稻种子生产第一大市[2] - 行业培育出建宁、泰宁、宁化、尤溪等4个国家级制种大县[2] - 2024年行业制种面积达37.5万亩,产量达7.8万吨,杂交水稻种子产量约占全国的四分之一[2] - “建宁水稻种子”成为全国首个水稻种子地理标志商标[2] 技术创新与生产效率 - 在建宁县溪口镇120亩制种高产示范片进行机收实割测产,按标准水分13.5%折算,亩产达357.5公斤,显示杂交水稻制种单产达到新水平[2] - 建宁县均口镇创新推行“烟叶+烟后制种”联村连片连作模式,打造4500亩示范片,实现亩产值超9500元[5] - 行业应用无人机、旋耕机、联合收割机等农业机械以及“粮生宝”、种子产业互联网平台等智能设备[5] 产业协同与经济效益 - 均口镇“烟种连作”模式带动4个联建村通过烟税返还、连片制种奖励等增加村财收入超80万元[5] - 崖州湾国家实验室与三明市人民政府签约,并揭牌“崖州湾国家实验室三明水稻试验基地”[7] - 中国水稻研究所与三明市农科院、福建农林大学农林生物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与建宁县人民政府分别签约合作[7] 专家支持与战略规划 - 三明市组建现代种业产业链特聘专家团,由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华安、钱前等13位专家组成[7] - 专家团将聚焦顶层设计、创新育种技术路线、创建国家级种业创新中心等关键需求[7] - 会议期间专家分享了《“十五五”全国现代种业发展战略研究》及耐储藏水稻品种设计与应用等专题报告[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