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品牌发展历程与挑战 - 成立九年的领克品牌因全球化定位导致产品开发长期对标欧美市场 虽在燃油车时代领先但进入新能源时代后出现智能化跟随现象 [2] - 早期采用欧洲研发的Linux车机系统 因中国智能化快速迭代而缺乏竞争力 后续调整开发付出较大代价 [4] - 2021年极氪品牌成立导致新能源资源倾斜 领克进入电动化转型煎熬期 此前HEV/PHEV/MHEV产品未获市场认可且陆续停售 [5] 智能化技术升级 - 2024年9月通过领克10 EM-P进入智能2.0时代 全系新产品应用至高千里浩瀚辅助驾驶H7方案 [2] - 新款领克08 EM-P(限时售价15.98-21.28万元)和07 EM-P(限时售价13.98-15.98万元)搭载LYNK Flyme Auto 2智能座舱系统及高通骁龙8295芯片 [3] - 采用激光雷达和Thor芯片 智能化水平跟上主流车型且部分功能实现同级超越 [3][8] 新能源技术整合 - 2023年领克08推出后统一新能源技术至EM-P方案 该技术支持EV/串联/并联/直驱四种模式并搭配多档混动专用变速箱 [5][6] - 当前领克07/08/900/10等多款车型应用EM-P技术 预计后续新能源技术迭代将趋于平稳 [6] - 2024年吉利控股集团发布《台州宣言》 将极氪与领克整合至极氪科技集团旗下 实现神盾金砖电池/千里浩瀚智能驾驶等技术共享 [7] 产品与市场策略调整 - 领克900作为大六座SUV上市两个月交付超3万辆 月产能正爬坡至8000辆水平 [6] - 品牌定位调整为"极氪向上/领克向宽" 极氪聚焦30万元以上纯电及大型插混市场 领克则拓宽产品线如领克900代表家用化方向 [7] - 目标客群聚焦30-35岁家庭用户 新款08 EM-P/07 EM-P均侧重家庭场景 强调生活品质追求而非激进消费 [7] 技术协同体系 - 领克900成为全球首款搭载Thor芯片量产车型 领克10 EM-P为首款搭载Thor芯片轿车 [8] - 技术应用遵循大吉利内部品牌金字塔体系 优先将集团核心成熟技术导入领克品牌 极氪承担新技术首发任务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