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观点 - 泡泡玛特2025年上半年营收138.76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04.4% 超越迪士尼和万代南梦宫玩具业务收入 跃居全球玩具行业第二 仅次于乐高 [1] - 公司经调整净利润47.1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362.8% 营收和净利润均超过2024年全年 [1] - 泡泡玛特成为首个凭借自有IP进入全球玩具营收前三的中国品牌 与迪士尼和万代南梦宫玩具业务收入差距仅数千万元 [5] 财务表现 - 自主产品收入137.53亿元人民币 占总收入99.1% 其中艺术家IP收入122.29亿元人民币 占比88.1% [2] - THE MONSTERS系列收入48.14亿元人民币 占比34.7% 成为最大收入贡献IP [2][3] - 毛绒品类收入61.4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276.2% 占比44.2% 首次超过手办品类 [3] - 五大核心IP(THE MONSTERS、MOLLY、SKULLPANDA、CRYBABY、DIMOO)营收均突破10亿元人民币 [9] - 13个艺术家IP实现过亿营收 新IP星星人上半年收入3.89亿元人民币 [9] 竞争对手比较 - 乐高集团以384.5亿元人民币营收保持全球第一 [5] - 迪士尼消费品业务营收138.6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约3.5% [5] - 万代南梦宫玩具收入约134.4亿元人民币 [5] - 迪士尼整体营收高达3370亿元人民币 [5] 业务模式分析 - 迪士尼依靠强大内容生态 通过电影、剧集等内容铺垫IP印象 再通过乐园等场景转化商业价值 [7] - 万代南梦宫强调IP内容与实体商品高度协同 高达系列和《海贼王》TCG卡牌是主要贡献者 [7] - 泡泡玛特通过叛逆设计、盲盒机制和社交媒体传播 创造无需故事支撑的潮流IP [9] 战略布局 - 北京朝阳公园泡泡玛特城市乐园开业 打造IP价值展示场和情感深化器 [10] - 公司正规划IP叙事内容 未来可能推出IP动画或电影 [10] - 传统巨头在IP多元性、全球布局和业态多样性方面仍具优势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