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小米手机高端路还没找准
36氪·2025-09-28 04:35

产品体验与设计哲学 - 小米17 Pro Max外观和质感接近iPhone 16 Pro Max 但重量和手感仍有差距 部分用户因缺乏"高级感"而选择放弃[3] - 苹果设计哲学强调"克制"与逻辑统一 所有功能围绕顺手目标 小米采用"拿来主义"导致系统复杂割裂且缺乏沉淀[5] - 小米徕卡镜头拍摄效果优秀 但专业工作流仍依赖苹果生态 HyperOS存在广告和Bug问题 高端用户对设备四年使用稳定性存疑[6] 品牌价值与市场定位 - 苹果通过"Think different"价值观建立品牌灵魂 与"敢创造"形象深度绑定 耐克同样通过体育精神传递品牌价值而非产品参数[11][12] - 小米品牌信仰仍停留在雷军个人魅力 未将价值观注入产品哲学 导致即便参数优秀仍缺乏灵魂认同感[14] - 胖东来案例显示通过"不打折"和按片卖药等策略传递品质尊重价值观 形成差异化品牌认知[13] 高端市场与生产力用户 - 高端市场核心用户为生产力人群(音乐制作人/视频创作者/设计师等) 他们关注设备效率稳定性且付费意愿强忠诚度高[16][18] - 苹果通过Mac+iPhone+iPad+AirDrop无缝衔接及Final Cut/Logic Pro行业标准工具 建立"可靠专业"的生产力工具形象[21] - 小米高端化重点放在后屏宠物等表面功能 未与生产力用户建立"能吃饭"的关键连接 专业工作流仍依赖苹果生态处理[21][22] 生态系统与资本市场 - 小米股价单日蒸发800多亿港元 反映资本市场对可持续盈利预期担忧 而非短期销量表现[23] - 米家生态仅实现设备连接 未形成高效工作流闭环 视频创作需折返Mac处理 对比苹果AirDrop/iCloud无缝体验存在差距[24][25] - 小米生态链采用"全包"模式导致与合作伙伴竞争关系 对比腾讯开放平台和App Store互利模式 资本市场担忧伙伴关系稳定性[27][28] - 生态闭环缺失体现在无法实现徕拍摄影-电脑剪辑-平台发布完整工作流 需构建"人人能坐下的牌桌"而非"独食食堂"的生态战略[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