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碳关税政策概述 -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于2021年提出,2023年10月进入过渡期,2026年正式征税,覆盖钢铁、铝、水泥、化肥等高耗能行业[1][4][7] - 中国2022年对欧盟出口占比16%,其中超50%为高耗能产品,政策对相关行业出口影响深远[1][5][15] 成本影响分析 - 在四类行业未纳入中国碳市场情景下,碳关税将使高耗能产品出口成本最终上升6%-19%[1][5][13] - 钢铁行业受冲击最大,2034年免费配额归零后成本上升约19%,需缴碳关税近200亿元[1][25] - 化肥行业成本上升超9%,铝和水泥行业均超6%[1][26] - 若中国碳价升至307元/吨,各行业成本增幅大幅降低,钢铁行业可降至10%以下[1][27][29] 国际贸易格局变化 - 钢铁行业变化最为显著:2034年中国、俄罗斯钢铁价格上升14%-16%,欧盟对其进口规模分别下降285亿元、101亿元[2][47] - 美国、土耳其因采用短流程炼钢(碳排放强度仅为中国一半),价格增幅仅8%-10%,将占据竞争优势[2][47][52] - 化肥行业价格较低但对欧出口依赖度低,市场份额调整有限[2][34] - 水泥出口占比极低(0.06%)且单价过高(533欧元/吨),受影响微弱[2][16][36] - 铝行业价格本就偏高(5410欧元/吨),碳关税将进一步压缩其市场空间[2][39][40] 行业应对建议 - 优先推动钢铁行业碳减排,目标实现24%碳减排量,提升短流程炼钢比重至2030年20%以上[2][52] - 完善碳市场建设,加快钢铁、有色金属等行业纳入进程,建立兼容欧盟标准的核算体系[2][22] - 优化贸易结构,扩大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深化与土耳其、日韩等国产业合作[2] 数据与方法论 - 研究基于投入产出模型测算,数据来源于《中国能源统计年鉴》、欧盟统计局及国泰安数据库[20] - 计算采用2023年中国碳价79元/吨和欧盟碳价78欧元/吨作为基准参数[21] - 钢铁行业碳排放强度达2吨二氧化碳/吨钢,远高于美国土耳其的1吨二氧化碳/吨钢[47][52]
欧盟征收碳关税对中国高耗能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搜狐财经·2025-09-28 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