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彰显“以武止戈”的时代价值(人文茶座)
人民日报·2025-09-28 00:09

诸子百家产生于战争频繁的春秋战国,对于战争与和平有着深刻的思考与论述。《道德经》中说:"夫 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显示出道家认为要以"慈"来对待战争,虽然战胜了 也要"以丧礼处之",揭示战争的目的不是杀人,而是以战促和。墨子说:"有甲盾五兵者胜,无者不 胜,是故圣人作为甲盾五兵",强调国防的必要性。法家认为"夫战者,万乘之存亡也",认为战争对大 国存亡极为关键。韩非子提出"以乱攻治者亡,以邪攻正者亡,以逆攻顺者亡",强调战争的正义性是成 败之关键。 孟子赋予战争以道德意义,认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荀子认为"仁人之兵,王者之志也。"明末 清初思想家王夫之对"仁义之师"有深刻的阐述,他认为军队"其静也如山,其动也如川。当其如山而天 下畏,当其如川而天下苏。畏之者,义也,藏仁于义也;苏之者,仁也,成仁于义也,故曰仁义之师 也",即军队既要像山一般威武雄壮令天下敬畏,同时又要如川流一样予天下润泽,仁义结合方能成就 军事力量的社会价值。此次举行盛大阅兵仪式,充分展示人民军队和平之师、正义之师、威武之师、胜 利之师的风采。 自古以来,战争的巨大破坏性显而易见。《孙子兵法》认为"上兵伐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