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落在城市肌理中的珍珠
人民日报·2025-09-27 21:54
曾经,城市广场上的雕塑、街心花园里的装置,是公共艺术主要载体,它们仿若静止的音符默然矗立, 与人们保持着一种无形距离。然而近年来,一股新的艺术浪潮悄然涌动,它不再执着于宏大叙事的物质 呈现,而是选择一条更贴近生活、更温暖人心的路径——走向社区、融入日常。这种被称为"社区艺 术"的新形态,正以独特魅力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新方式。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在上海陆家嘴东昌新村,一个略显陈旧的车棚,经过艺术家与居民的协商改造,别具匠心地变成了一座 精巧的"微型博物馆",将"三星堆"的神秘面纱与"龙门石窟"的精湛雕刻等呈现在居民眼前,让历史与文 化在熟悉的空间中流淌。在北京花家地西里社区,一座由居民全程参与改造而成的"花西美术馆"在闲置 的人防工程中破茧成蝶,不仅成为美育新空间,更是社区议事、文艺表演的温馨家园。广州、深圳、厦 门、南京、杭州、秦皇岛等地也涌现地瓜社区、阿那亚社区等,社区被重新注入活力,艺术在其中发挥 了突出作用。这些生动的实践,如同散落在城市肌理中的珍珠,串联起艺术与民众生活的紧密联系,让 艺术褪去了"他者"的疏离感,真正融入了烟火人间,滋养着邻里生活。 "社区艺术"与当下中国社会发展需求产生了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