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莲花冯擎峰:坚持驾控基因,年销3万台即可实现盈亏平衡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9-27 05:58

产品发布与定位 - 莲花跑车于9月21日发布新款EMEYA和ELETRE,起售价分别为53.8万元和55.8万元,价格较早期版本有所下探但配置更聚焦于“驾控本质”[1] - 新款车型的升级体现在将主动稳定杆、后轮转向、碳陶制动等高性能部件下放至更多版本,并通过智能底盘域控系统实现协同[1] - 公司竞争力源于操控,其差异化优势在于“底盘智能化”,即通过算法实现底盘动态精准控制,以统一舒适性和操控性能[1] 技术战略与研发理念 - 公司与吉利、千里科技共同成立“千里智驾”,但莲花跑车将沿用自主的智驾解决方案,更聚焦“性能与操控”[1] - 公司坚持完成所有必要测试才投放产品,开发一款车需4-5年,坚决不把市场当实验场[2] - 公司呼吁中国加强“过程认证”或“承诺追溯”机制,对企业实验数据真实性进行严格监管[2] 市场策略与定价逻辑 - 公司承认电动、豪华、高价三者之间需要找到平衡点,关键在于产品能否提供超越价格的价值感知,其车型价格已从100多万元调整至80-90多万元进行尝试[2] - 公司认为一旦年销量达到3万台,即可实现盈亏平衡,但目前实现该目标“确实有难度”[2] - 为实现盈亏平衡目标,公司计划在2026-2027年推出一款D级SUV,并持续深耕跑车市场,同时明年将推出插混车型[2] 海外市场拓展 - 美国被视为最具潜力的市场,是美国第一大豪华车市场,消费观念与中国高端市场相似[3] - 尽管美国对中国产汽车加征147.5%关税导致莲花车型售价高达26万美元,但仍有销量,公司已完成美国市场产品认证并正探讨当地生产可能性[3] - 中东市场豪华车氛围浓厚但规模有限,完全无法与美国相比[3] 行业观点与品牌主张 - 公司强调中国汽车工业应拿出能让全世界尊敬的原创作品,激发更多原创意识,而非靠抄袭平替和价格内卷抢占市场[2] - 面对国内“平替”趋势与配置内卷,超豪华品牌必须坚持技术创新与品牌建设投入,公司将继续聚焦操控这一“车的本质价值”[3] - 在电动化浪潮中,公司试图走一条“平衡之路”,既要保持驾控基因,又要通过智能化提升舒适性,既要努力盈利,又要坚持研发投入[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