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租赁新规实施 - 我国首部住房租赁领域国家级行政法规《住房租赁条例》于9月15日正式施行 填补了该领域行政法规空白 [1] - 新规明确规定出租住房需符合建筑、消防、燃气、室内装饰装修等方面强制性标准 不得危及人身安全和健康 [2] - 租客发现甲醛超标或设施损坏可依据条例要求房东整改或追究违约责任 [2] 租房市场规模与健康风险 - 当前我国租房人口规模近2.6亿人 其中四大一线城市租房人口近4000万人 占常住人口总数近50% [3] - 甲醛被世卫组织列为一类致癌物 儿童甲醛吸入毒性阈值是成年人3-5倍 [4] - 孕期接触甲醛使新生儿出生体重偏低概率增加25% 早产风险增加15% [4] 行业乱象与认知误区 - "串串房"指装修时间短、通风不足、家具板材廉价的房源 甲醛等有害物质严重超标 [2] - 消费者存在"新房通风半年就能入住"和"没有气味空气就合格"等认知误区 [3] - 甲醛释放周期长达3至15年 主要来源于人造板材中的脲醛树脂胶 [3] - 室温超过20℃时甲醛释放速率加快 30℃时释放量是20℃时的两倍以上 [3] 检测治理市场问题 - 部分检测机构通过预设"+0.03"基数或采用显色液等手段人为操纵检测结果 [5] - 治理环节存在使用无效方法或造成二次污染现象 治理后仍可能超标数倍 [5] - 租房合同通常未对甲醛问题明确约定 线上平台维权管辖复杂 [6] - 房屋管理局仅能监管线下中介 线上平台需联系注册地部门处理 [6] 行业治理建议 - 需从源头加强装修材料环保管控 完善租赁房屋空气质量标准 [7] - 设立检测与治理机构市场准入门槛 强化监督机制 [7] - 消费者应选择正规渠道租房 签约时明确环保条款 委托CMA资质机构检测 [7] - 行业需推出有效工具检测"长期、动态"的健康风险 [7]
租房新规为“串串房”敲警钟 甲醛防控需多方打响“持久战”
消费日报网·2025-09-26 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