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政策内容 -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自10月1日起对多类进口产品实施新一轮高额关税 包括对所有进口重型卡车加征25%关税 对厨房橱柜 浴室洗手台及相关建材征收50%关税 对进口家具征收30%关税 并对专利及品牌药品加征100%关税 [1] - 从2025年10月1日开始 将对任何品牌或专利药品征收100%的关税 除非一家公司正在美国建立他们的制药工厂 建设已经开始将不会对这些药品征收关税 [1] - 特朗普曾在接受CNBC采访时威胁称 美国将首先对进口药品征收小额关税 并在一年至一年半的时间逐步将税率提高至150% 最终可能达到250% [6] 市场反应 - 9月26日上午 亚太市场医药板块普遍走低 A股医药生物板块走低 减肥药 创新药 CRO等指数跌幅居前 [2] - A股减肥药指数下跌1.56% 创新药指数下跌1.48% CRO指数下跌1.43% [3] - 个股方面 向日葵跌超12.22% 奥赛康跌9.02% 广生堂跌6.56% 济民健康跌6.15% [4] - 港股恒生生物科技指数开盘跌近2% 微创医疗跌5.47% 康方生物跌4.86% 百济神州跌4.75% 药明康德跌4.13% 药明生物跌3.95% [5] - 日股住友制药跌超4% 第一三共跌超3% 韩股SK Biopharmaceuticals Yuhan Samsung Biologics等均有明显跌幅 [5] 行业影响与公司应对 - 高额关税可能推高成本并扰乱药品供应链 从而使患者面临风险 [7] - 征收药品关税的目的是鼓励制药公司将生产业务迁回美国 美国本土药品生产规模大幅萎缩 进口依赖度高达70% [7] - 在特朗普的施压下 强生计划投入550亿美元加强本土生产和研发 葛兰素史克承诺在未来五年内向美国投资300亿美元 礼来表示将斥资270亿美元在美国新建四个生产基地 罗氏 诺华 阿斯利康等数十家制药公司均宣布增加在美投资计划 [7] - 在美国生产需要的人力 电力 运输等成本远高于其他国家 美国制造药品未必价格实惠 美国本土高昂的生产成本不仅会抵消关税政策带来的优势 还会将关税成本最终转嫁给保险和患者 [7] 政策实施细节 - 目前距离实施日期仅剩一周时间 白宫和美国商务部还未公布这些措施的细节或具体执行方式 [6]
突发“黑天鹅”!刚刚,这一板块集体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