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 青岛正全力打造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 通过技术突破 场景应用和政策支持形成特色发展路径 涵盖家庭 工厂 医疗 港口等多领域[1][10][12] 人形机器人技术突破 - 乐聚机器人开发人形机器人"夸父"4Pro 具备多语种交互和决策能力 是国内唯一展厅导览人形机器人[2] - 钢铁侠科技第五代ARTROBOT大型双足仿人机器人搭载自研"运动脑" 可完成端茶倒水 拧螺丝等精细动作[2][3] - 钢铁侠科技"运动脑"集成精密硬件与智能软件 提升算力同时降低功耗 支持多自由度机器人开发[3] 医疗康养领域应用 - 卓业医疗研发全球首台AI经皮穿刺手术导航机器人 采用百万级点云3D结构光扫描技术 实现亚毫米级穿刺精度[4] - 卓业医疗首创"手眼一体化"机械臂设计 支持双模式配准与5G远程操控 并构建"卓业云"生态覆盖术前至术后环节[4] - 康道医疗开发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 通过AI交互模拟人体步态 满足神经损伤患者康复需求[4] 核心零部件与产业链 - 国华智能专注谐波减速器研发 产品涵盖四大系列百余款 技术达国内领先水平 与头部企业建立战略合作[6][7] - 海克斯康提供RoboDyn机器人校准方案 采用Leica激光跟踪仪实现动态定位校准 并布局人形机器人新品[7] 头部企业战略布局 - 海尔智家牵头山东省服务机器人制造业创新中心 构建家庭服务机器人生态 通过合作与并购整合资源[8] - 海尔依托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链接90万企业 加速打造"硬件+软件+生态"智能制造闭环[8] - 海信集团牵头山东省人形机器人制造业创新中心 其黄岛工厂自动化率达60% 工业机器人承担关键工序[9] - 海信家电与海信视像共同出资3000万元成立海信星海科技 主攻人形机器人和人工智能领域[9] 政府政策与产业支持 - 青岛发布《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7)》和《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2025年行动方案》[11] - 设立百亿基金支持企业研发生产 市级项目最高给予1000万元支持 并出台专项人才政策[11] - 打造8大领域60多个细分场景的"超级场景"试验场 包括通用 康复和海洋场景区[12]
核心技术实现多个“第一”,全力打造具身智能机器人“青岛战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