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新型浮动费率基金收益向好
深圳商报·2025-09-25 23:17
首批新型浮动费率基金业绩表现 - 首批26只新型浮动费率基金成立3个月以来平均收益率接近13% 首尾业绩相差近45个百分点[1] - 华商致远回报混合A 景顺长城成长同行混合 嘉实成长共赢混合A成立以来收益率分别为42.72% 42.41%与40.27%[1] - 信澳优势行业混合A与易方达成长进取混合A收益率均超过30% 分别为34.84%与31.79% 另有6只产品收益率超过10%[1] - 3只基金收益为负 净值跌幅在0.94%-1.94%不等[1] 浮动费率机制设计特点 - 产品管理费率由投资者持有期限与业绩表现综合决定 管理费升档幅度明显小于降档幅度[2] - 产品跟踪业绩基准对标主流宽基指数 整体呈现"A股+港股+债券"配置结构[2] - 基金超额收益在费率机制中起决定性作用 能更准确反映管理人主动管理能力[3] - 运作模式转向开放式 允许应急赎回 同时通过费率规则引导长期持有[3] 行业影响与发展方向 - 浮动费率机制推动管理人从规模导向转向业绩导向 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1][3] - 浮动费率基金对基金公司综合实力要求高 大中型公司在竞争中占据优势[3] - 债券类基金可能是后续拓展方向 固收+类产品或成优先发展对象[1][4] - 公募基金行业加权管理费率较2022年末大幅下行 但对比海外市场仍有下行空间[4] 政策背景与行业意义 - 新型浮动费率基金是证监会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的具体举措[2] - 产品创设体现鼓励长期持有与费率和业绩深度绑定的双重导向[2] - 标志着公募行业费率改革进入"深水区" 是探索管理人与投资者利益绑定的核心举措[2] - 为投资者提供更多元化产品选择 可通过浮动费率机制降低投资成本[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