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行业IPO热潮 - 2023年12月至2025年9月期间 优必选 越疆科技 博铭维机器人 乐动机器人 卧安机器人 乐聚机器人 宇树科技 智元机器人等企业集中冲刺港股或A股IPO [6][8][9] - 优必选2023年12月成为港交所"人形机器人第一股" 2024年营收13.05亿元 净亏损11.24亿元 [6][8] - 越疆科技2024年12月成为"协作机器人第一股" 2024年营收3.74亿元 毛利率46.6% 净亏损9540万元 [6][8] 企业财务与业务特征 - 优必选营收依赖政企订单 持续亏损但亏损同比收窄 [6][8] - 博铭维机器人深耕管网特种机器人 2024年营收2.49亿元 净利率16% 毛利率近50% [6] - 乐动机器人2024年营收4.67亿元 三年连续亏损 2024年净亏损5648万元 [6][10] - 卧安机器人2024年营收6.1亿元 亏损307万元 亏损呈收窄趋势 [6][10] - 宇树科技2024年营收超10亿元 净利润约1亿元 以四足机器人主导科研教育市场 [6] 融资与资本动态 - 2025年前8个月机器人领域一级市场融资额达386.24亿元 是2024年全年212.54亿元的1.8倍 [7][9] - 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领域2025年发生超50起融资 较2024年同期不足20起大幅增长 [7][9] - 京东2025年5月起连续投资帕西尼 智元机器人 逐际动力 众擎机器人等6家具身智能企业 [10] - 蚂蚁 阿里 腾讯 美团等互联网巨头密集投资机器人领域 [10] 商业化与落地挑战 - 人形机器人多处于展演示范阶段 协作机器人工厂普及有限 家庭场景需求不足 [7][11] - 人形机器人单台成本达数十万元 四足机器人成本在数万至十万元区间 [14] - 不同应用场景对安全性 稳定性要求差异大 通用产品难以适应多场景需求 [14] - 核心零部件和操作系统存在短板 产业生态闭环尚未形成 [14] 区域产业与政策支持 - 深圳2024年有34家机器人企业上市 数量居全国第一 [7] - 深圳 上海 杭州等地成立机器人产业基金 加速培育产业集群 [7][15] - 深圳形成"十三太保"机器人企业群体 包括众擎机器人 智平方 逐际动力等 [9] 行业争议与发展前景 - 金沙江创投朱啸虎质疑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前景并退出部分项目 [11] - 经纬创投张颖认为泡沫属正常现象 长期将诞生大公司 [11] - 众擎机器人创始人赵同阳称人形机器人是"最刺激的工业革命" [11] - 行业共识认为规模化商用是成为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考验 [12]
386亿热钱涌来 工厂家庭难普及 人形机器人离规模商用还有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