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 and smart manufacturing come to the fore as multinationals face cost hikes: StanChart

成本压力与应对策略 - 五分之三的跨国公司预计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将导致成本上升 这促使公司采用人工智能和智能制造来抵消财务压力[1] - 约62%的高管预测未来三到五年成本将增长5%至14% 其中东盟公司因供应链重组、关税和贸易路线地缘政治不确定性面临显著财务压力[2] - 53%的受访者将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模式和贸易关税并列为塑造全球贸易未来的三大战略驱动因素[5] 技术应用趋势 - 近40%的公司正在使用数字供应链金融平台捕捉市场机会 另有55%的公司计划在未来两年内采用该技术[6] - 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和可再生能源正推动中国产业从劳动密集型制造向高附加值产品转型 同时配合内需提振措施[9] 全球贸易格局变化 - 六大市场成为全球采购、制造和出口关键枢纽:印度、马来西亚、中国大陆、印度尼西亚、阿联酋和美国[7] - 约40%的美国和英国受访企业计划维持在中国大陆的现有贸易活动水平[7] - 相比其他市场 印度和中国大陆企业更注重全球经济增长对贸易前景的影响 亚洲预计将加强与中东的贸易联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