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观点 - 中国人民银行及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宣布优化"互换通"运行机制 包括扩充报价商队伍和将每日交易净限额从200亿元提升至450亿元 以提升市场活力和满足境外投资者利率风险管理需求 [1] - "互换通"自2023年5月上线以来累计成交1.5万余笔交易 名义本金达8.15万亿元 参与机构包括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的82家境外投资者 [1] - 市场近期推出挂钩一年期LPR的利率互换合约及多项新功能 多家机构积极参与首日交易 反映旺盛市场需求 [2] 机制优化措施 - 建立报价商动态调整机制并扩充报价商队伍 [1] - 完善每日净限额动态评估机制 自2025年10月13日起将每日净限额从200亿元提高至450亿元 [1] - 推出以国际货币市场结算日为支付周期的利率互换合约 并支持历史及远期起息合约和合约压缩功能 [2] - 将合约期限延长至30年 进一步完善人民币基准利率曲线 [2] 产品创新与市场反应 - 推出挂钩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1Y)的利率互换合约交易 同步上线IMM合约、历史起息合约和合约压缩功能 [2] - 东方证券、浦发银行、渣打银行等多家机构在新品种上线首日完成多笔交易 浦发银行通过香港分行完成中资机构在境外首单交易 [2] - LPR作为商业银行贷款利率核心定价基准 其避险需求快速增长 新合约有助于拓展境内外投资者风险管理工具箱 [2] 市场发展成效 - "互换通"为境外投资者配置人民币资产提供便利高效的利率风险管理工具 [1] - 境外参与者数量持续增长 交易额不断提升 市场吸引力显著提升 [3] - 产品体系持续完善 包括LPR利率互换合约的引入 回应了境外机构多样化风险管理需求 [2] 行业意义 - "互换通"扩容升级在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和金融市场高水平开放中作用凸显 [1] - 有助于减少市场单边预期 健全衍生品市场的价格发现与风险管理功能 [2] - 渣打银行等机构发挥内地与香港联动优势 为全球客户参与交易提供专业支持 助力中国金融市场持续开放与高质量发展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