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北极航线“破冰”,又一场格局重塑
每日经济新闻·2025-09-25 14:44

北极航道开通与首航 - 全球首条中欧北极集装箱快航航线(CAX)由海杰航运"伊斯坦布尔桥"轮首航 从宁波舟山港至英国弗利克斯托港仅需18天 较苏伊士运河航线40余天缩短超50% 较中欧班列20余天更快 [1] - 航线采用北极东北航道 通航期因气候变暖与破冰技术提升延长至5个月(7-12月) 北极冰盖面积萎缩至约270万平方公里 2030年夏季或现"无冰北极" [4][7] - 首航装载价值2亿美元货物 含4000多个集装箱 覆盖光伏组件、储能柜及跨境电商商品 热敏货物运输优势显著 [7] 航线经济与战略价值 - 航线降低企业库存量40% 减少碳排放 规避海盗、拥堵及战争风险 地缘安全性高 [7] - 北极地区资源储量丰富 未探明石油900亿桶、天然气47万亿立方米 分别占全球13%和30% 煤炭与可燃冰储量丰沛 半数大陆架水深不足50米利于开采 [8][9] - 北极航道有望形成连结东亚、北欧和北美的新世界经济圈 推动经济重心北移 北方港口(如大连、青岛)相较南方港口更具地理优势 [13] 港口与城市发展机遇 - 挂靠港口包括大连、青岛、上海、福州、宁波 其中宁波舟山港补齐全球大洋通航网络 枢纽地位巩固 [10][12] - 福州港实现国际航线新突破 宁波创新"海铁联运+中欧快航"模式 货物抵德国威廉港仅26天 较传统方式减12天 [10][12] - 北极航线或改变东亚地缘经济格局 北方城市贸易成本优势凸显 南欧及东南亚国家可能面临挑战 [13] 多通道协同与行业影响 - 北极快航弥补中欧班列运力瓶颈 2020年以来口岸积压问题突出 沿线设施陈旧制约发展 [16][17] - 北极航道年往返运营仅16趟 计划2025年实现夏季固定通航 冰区船队建设推进全年通航 [18] - 北极航道纳入"冰上丝绸之路"战略 2017年提出共建 2018年白皮书明确国际合作方向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