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21年数度“折戟”,奇瑞为何此时敲开港交所大门?
每日经济新闻·2025-09-25 13:03

上市概况与市场表现 - 公司于2025年9月25日在香港交易所上市,发行价为30.75港元,募资总额约91.45亿港元 [1] - 此次IPO是2025年迄今为止港股市场规模最大的车企IPO,首日股价涨幅一度超过13% [1] - 上市过程持续21年,历经数次尝试与波折 [1] 上市历程与历史阻碍 - 公司上市计划始于2004年,但因与上汽集团复杂的股权关系而被迫搁置 [3] - 2009年公司以29亿元出售20%股份,被视为清理股权的信号,但2011年仍以关联交易问题为由暂缓上市 [3] - 2016年尝试推动旗下奇瑞新能源借壳海螺型材上市,最终因方案复杂度高未能成功 [3] - 2019年公司启动混改,引入青岛五道口基金144.5亿元投资,为港股上市理顺股权结构埋下伏笔 [3] - 上市主要阻力包括股权历史遗留问题、战略转型期的业绩波动以及政策环境与时机选择不当 [4] 当前上市成功的驱动因素 - 公司业绩进入快车道,2024年营收突破2699亿元,净利润达143亿元 [5] - 自2003年起连续22年位居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公司出口量第一 [5] - 公司对股权结构和组织架构进行了梳理调整,成立品牌国内业务事业群,实现战略聚焦与资源整合 [5] - 通过"瑶光2025"战略布局新能源,成立智能化中心并与华为共建智界品牌,加速补齐新能源与智能化短板 [5] 募资用途与战略方向 - 本次募资用途的35%将用于研发不同车型和版本的乘用车,25%用于下一代汽车及先进技术研发,20%用于海外拓展及全球化策略 [6] - 上市为公司打开国际融资窗口,强化全球化品牌形象,意图打赢"智能化突围战"和"全球化升级战" [6] - 13家基石投资者认购5.87亿美元,覆盖产业资本、地方政府基金及长线投资机构,显示市场对其"技术+出海"双逻辑的认可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