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为何制造业空心化的美国,却能造出1000多架F35?歼20 产出如何?
搜狐财经·2025-09-25 09:39

美国制造业长期面临产业链外移的压力,许多传统领域产能萎缩,为什么在航空军工上还能保持较高输出,特别是F-35战斗机已累计交付超过1300架? 这其中涉及军工体系的特殊性。私营企业主导的生产模式,让F-35项目通过全球分包网络分散风险,即使本土基础削弱,也能借助国际订单维持规模。 对比之下,中国歼-20的产出路径更注重自主控制。从2016年首批交付以来,产量稳步攀升,到2025年8月,累计已接近400架,年生产率达到200架左右。这 种增长源于国有化体系的优化,零部件自给率高,避免了外部干扰。 美国制造业空心化源于上世纪90年代军费缩减,企业被迫合并并将非核心环节迁往低成本国家。舰船建造深受其害,新一代驱逐舰因部件短缺难以规模化。 但F-35不同,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主导的项目,早早布局多国供应商网络,出口订单分摊成本。 到2025年,第一季度交付47架,全年目标170至190架,累计逼近1400架。这种模式看似高效,却隐藏维护难题。现役飞机妥善率仅53%,部件返厂需漫长周 期。 私营机制下,空军难以直接干预,只能通过合同推动改进。Block 4升级虽涵盖雷达和电子战,但延期至2027年,预算超165亿美元。相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