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概况 - 2025北京文化论坛于9月23日至24日举行 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北京市委市政府共同主办 年度主题为"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 永久主题为"传承·创新·互鉴" [1] - 论坛汇聚全球57个国家180多位国际嘉宾及800多位全球嘉宾 涵盖影视 绘画 音乐 数字出版 人工智能等领域 [9] 科技与艺术融合实践 - 艺术家舒勇通过800多天AI创作实践 采用双轨并行模式 既用AI工具探索艺术表达新可能 又以传统绘画方式对比 [3] - AI工具重新定义创作者角色 突破思维边界 例如输入"情绪森林"生成"水晶构成的无叶树林" 带来对符号和时空的新理解 [5] - AI极大提升创作效率 过去需数月构思的作品如今可快速落地 被形容为"思想的照相机"能定格每次思想变化 [5] AI技术应用风险 - AI存在原创性消解与风格同质化风险 基于既有数据训练易生成"平均美" 削弱艺术个性与情感 [6] - 训练数据中存在未经授权作品及对艺术家风格的过度借鉴 可能引发侵权争议和法律纠纷 [6] - 算法偏见放大和技术滥用可能导致伦理失范 例如制造虚假信息冲击艺术创作价值底线 [6] 文化数字化战略 - 存在AI模型"西方化"认知偏差 输入基础词汇时优先呈现西方形象 因主流模型训练数据中西方文化占比过高 [6] - 将推动建设中国自主主导且深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的结构性数据库 [6] - 联合重点高校成立科技与艺术深度融合人工智能创作实验室 聚焦AI活化传统文化工具化 [6] 行业发展建议 - 需构建兼具艺术审美与技术素养的复合型人才体系 使创作者既能扎根传统文化又能驾驭新技术 [7] - 建议成立科技艺术双年展 博览会及科技艺术融合行业协会 通过制定行业规范引导技术向善 [7] - 需搭建行业交流协作平台 避免无序竞争或技术滥用 最终服务于人的精神需求与文化表达 [7] 论坛战略意义 - 推动各方重视文化与科技融合的顶层设计 为行业形成共识提供平台 [9] - 实现科技为文化赋形赋能赋力 文化为科技赋魂赋智赋美的共生共融目标 [9] - 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和人类文明交流互鉴贡献北京智慧与中国方案 [10]
舒勇受邀参加2025北京文化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