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以法治思维应对网络安全新问题
人民日报·2025-09-25 03:11

针对新问题,各方面应有针对性地优化细化治理规则。近年来,各部门不断作出应对。例如,针对人工 智能的安全风险,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主论坛上发布的《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2.0版,就将 AI安全风险细化为技术内生安全风险、技术应用安全风险等类别,并提出30项技术应对措施与14项综 合治理措施,构建起更具操作性的治理体系。本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网络安全法修正草案也针 对新问题,提出了完善不依法履行违法信息处置义务行为的法律责任,明确销售或提供不合格网络设备 和产品等行为的法律责任等。针对类似问题,在立法中可以更多吸纳专业意见,消除规则"缝隙"。 网络安全靠人民。筑牢网络安全的人民防线,同样需要法治的引导保障。例如,依据网络安全法等规 定,个人和组织有对危害网络安全的行为进行举报的权利。但"如何依靠群众",相关规定较为原则。从 实践来看,有的单位和群众在发生网络安全事件后,不知道该不该报告、向谁报告、怎么报告,导致有 的事件未得到及时有效处置。本次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开幕之际,《国家网络安全事件报告管理办法》 发布,规定了网络安全事件的报告程序、对象和时限要求,并要求网信部门建设12387网络安全事件报 ...